有这样一组数字,我们不妨先看看:1990年,东海县黄川镇草莓种植面积仅1000亩,而且主要是露天草莓和拱棚草莓,亩获益3000元;2007年,全镇草莓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草莓鲜果3万余吨,产值达2.1亿元,产值增加8000万元,带动6000多户农民种植草莓。
透过跃动的数字,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该镇不断加快发展草莓现代高效农业的步伐,不仅较快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也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实现了从“稻麦两熟”的徘徊到“一亩草莓赛过十亩粮”的追求,高效农业串起了“城乡共赢链”。
壮大基地,形成规模种植
建大基地,才能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效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该镇经过充分调研,选准了草莓作为产调的主导产业,先后在草莓种植区投入2000万元用于沟渠、路道、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1000万元用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和引进及市场开发等。
去年,该镇还针对草莓品种退化、影响草莓产量的实际情况,与扬州大学开展了技术合作,投资200万元建起了占地40亩的草莓高科技示范园区,用于草莓脱毒苗试验和品种的更新。现已培育草莓脱毒苗5000瓶,品种达十多个。
这项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将有效地提纯草莓原有优良品质,可以增加产量30%-50%,亩产量能达到3000公斤,增收2000多元。
目前,该镇现有草莓日光温室1.6万栋,大棚3000个,拥有2亩以上草莓温室的农户达到2000多人,户均纯收入达1.5万元,已形成以新沭、桃李为中心,辐射家和、前元、宋吴等中东部12个村的万亩草莓经济带,草莓种植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80%来自于草莓的生产,有着“中国草莓第一镇”的美誉。
引进企业,解决产销难题
引进草莓加工企业,是解决产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1999年,该镇以基地的规模为基础,引进韩资2000万元兴建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江苏越秀食品有限公司。近年来,该镇积极帮助企业协调土地、资金等,促进该公司不断注入资金,新上先进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越秀公司已实现年出口速冻草莓和果汁5000吨,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企业的快速发展,让果农们种的放心,卖得舒心,赚的开心。该企业先后被江苏省评为“农民满意收购企业”,多次被市政府评为“优秀龙头企业”,2006年该公司又获得“全国粮油产业化重点支持企业”。去年,该公司通过技术革新,生产了216吨、货值20多万美元的保鲜草莓,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检疫合格后,从连云港口岸出口到泰国。这是黄川保鲜草莓首次打入国际市场,也是江苏省首次出口保鲜草莓。
创建品牌,提高对外知名度
产品的竞争,最终是品牌的竞争。2001年,该镇向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申请注册了“黄川”牌草莓商标,并进行草莓精包装,使草莓销售走进了商场超市。2002年该镇草莓取得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3年底,又获得了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和基地的双重认证。2007年,该镇草莓还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荣获市“知名商标”和国家级“绿色食品”。这一个个品牌的里程碑,拉动了草莓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提高草莓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果品的附加值。
如今,每年12月到次年5月初,黄川草莓批发市场都会吸引来自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50多个大中城市1000多名客户来此收购草莓,使村民不出家门就可把草莓销售出去,而且价格始终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