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踏上东北黑土地,都会为这片辽阔而神奇的土地所吸引。这是一片沃土,更是一片热土,这里承载着中国农业强盛的希望,也洋溢着农资人对于人生、对于家园的豪情。在为实现中国农业崛起的道路上,一批东北农资人的个人理想与集体理想正在黑土地上粲然升腾。
五月的哈尔滨,一场春雨让这座老城市凸现几分清新。在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总经理刘斌简约的办公室里,我们的话题从“东北人”很快转到了农资改革的十年波澜。
刘斌是中国农资行业里的“少壮派”,20年的农资人生中,在倍丰集团爱农公司的8年实战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农资经验,而自2004年挑起倍丰集团重任的3年多时间更是让他加速历练。在这3年里,在这个掌控了黑龙江60%市场并承载着“国家使命”的农资企业里,他收获了更大的人生体验。
一切成功决定于战略
“我们农资行业很需要战略家,企业的一切成功都决定于战略。”谈到这几年走过的路,刘斌首先提到的就是企业发展战略。倍丰集团正是在企业领导层准确定位,科学实施企业战略的前提之下,才实现了产业链、农资连锁以及多元化等的全面崛起。
刘斌认为,这几年企业战略得到最明显体现的就是集团的产业链条日益完整。一方面,倍丰集团立足流通,向生产环节延伸。在巩固爱农公司倍丰复合肥品牌的基础上,公司又先后成立了宁安化工有限公司、谷粮复合肥公司、爱农复合肥料有限公司宁安分公司,投资参股山西丰喜华瑞煤化工有限公司和安徽新中远化工有限公司,发展了倍丰复合肥、倍丰尿素、倍丰二铵、谷粮BB肥、首富、施美瑞、福尔加等自主品牌,使公司自主生产资源总量达到80余万吨。另一方面,公司在做强内贸的同时,积极开拓外贸业务。2007年公司化肥进出口总量达到84万吨,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目前,一个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内外贸相结合的企业经营格局正日益完善。”刘斌这样评价倍丰的企业格局。
三年时间,刘斌带领的倍丰人实现了磷复肥经营在黑龙江的“软着陆”。磷复肥是企业重要的当家品种,同时也是黑龙江的软肋。企业改制初期,公司便以战略前瞻性的思维,从长远发展角度,强化国产磷复肥经营。在稳固美国二铵等主要品种经营的基础上,公司加快经营结构调整步伐,在进口二铵退出中国市场之前,抢先一步,使公司国产磷肥的经营规模三年内迅速扩大,经营量由2004年的5万吨发展到2007年的50多万吨,极大的增强了倍丰在省内市场的调控能力。依托强大的国产磷肥经营能力,填补进口二铵在国内市场突然谢幕带来的真空,从而有效实现“软着陆”,倍丰人的战略意识再一次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企业的掌舵者关键,而一起开船的那些中坚力量也同样重要。”刘斌对于三年来企业的中层领导快速成长很欣慰,他认为,这一批人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倍丰坚持把人才培养,特别是中层骨干的培养放在首位,通过大胆放权和有效的制约监督,使一批年轻的中层骨干快速成长起来,三年来,公司中层干部队伍迅速成长,已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过去很多由总经理、主管经理做的业务,现在都由部经理来做,为企业的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与此同时,企业通过吸收外部能人、补充各专业的大学生和内部培养,定期集中培训、选派经营管理骨干接受专业培训等途径,使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过去我的电话很多,现在越来越少,企业发展应该这样。你既然是决策者,就应该用更多的时间考虑和研究企业战略的问题。”刘斌自信地说。
我们是服务者
“作为农资流通企业我们就是服务者,我们别自己把自己抬得太高。”刘斌这种服务者的姿态让很多工厂、经销商、农民都把倍丰人当成了自己的朋友。这种“自上而下”的服务意识为倍丰的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和人脉基础。
刘斌认为,农资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的合作,必须抱着服务上游的心态,互相扶持,共同发展。通过合纵连横,倍丰广泛加强与国内外上游生产经营企业的合作,目前,公司已基本上与所有商圈半径内有优势、有前途的化肥厂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供货渠道和优势品种经营格局,奠定了倍丰集团在国内化肥行业的重要地位,扩大了在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在我们面前,满地都是芝麻,但是不能去捡,我们必须把眼光放长远。”在厂商关系乃至企业整体发展上,刘斌坚持“必须朝前看”。去年下半年,国内磷复肥货源异常紧缺的形势下,倍丰较大的签约量和到货量令同行瞩目,这也为打赢今年春耕 “东北市场保卫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老百姓为什么信任我们,因为我们能为他们带来服务,能为他们创造价值。”刘斌认为,农资连锁做好做实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面对农资营销时代的到来,倍丰集团顺应形势,抢抓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终端网络建设,确立了构建直接面向农民的“总部+配送平台+终端网点”的农资连锁网络发展模式,结合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稳步发展直营连锁、大力发展加盟连锁。三年时间,公司已在全省建成50个农资配送中心,1800多家直营、加盟连锁店。今年,公司营销网络建设已提前完成四年规划,步入整顿规范阶段。同时,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各项农化服务,拉近了公司与农民的距离,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如今,“倍丰农资连锁”在龙江大地已家喻户晓的大品牌。
倍丰人的服务者意识与诚信者性格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金融系统的信任与支持。三年来,公司大力强化融资渠道,先后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哈尔滨商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银企关系。银行信用等级被评为AAA级,授信总额从2004年的13.5亿元提高到目前的40多亿元,且半数以上实现了信用贷款,2007年还普遍享受了基本利率下浮5%-10%的优惠政策。企业资金链更加稳固,这为企业迅猛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把服务意识融入到企业发展理念之中,进而演化出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倍丰人用行动告诉所有农资人:服务不是一个概念,它需要你用心去实践。
世间自有公道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刘斌说他很喜欢歌曲《步步高》中的这句歌词。他说任何事情都必须要真诚付出,而只要你付出总会获得回报。
几年来,倍丰集团在承接黑龙江省农资公司所有生产和流通等优势业务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企业得到了迅速成长。目前,倍丰集团拥有1个全资分公司、13个控股子公司和3个参股公司,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从2005到2007,公司化肥经营总量实现了167万吨、201万吨、295万吨的攀升;销售额完成了35亿元、43亿元、57亿元的跨越。
“倍丰人用自己的努力换来政府与社会多方面的回报。”刘斌说,承担国家淡储任务就是一个荣誉与责任共担的典型例子。到2007年,公司已承担了国家和省两级55万吨化肥淡季储备任务。三年来,公司认真履行宏观调控公共职责,同时还积极参与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申报“新网工程”以及财政部“农村物流”等项目,并将直补、引导资金等政策性收益专款专用,全部用于万村千乡、新网工程等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减少流通环节,减轻农民负担。
在做强农资主业的同时,公司还积极探索企业多元化发展之路。2007年11月,公司与安徽中远化工有限公司、安徽辉隆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了安徽新中远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硫铁矿项目,这一项目将使公司产业链条上延到上游原材料领域。此外,公司还积极与黑龙江宁安市政府探讨优质水稻的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准备进军农业产业化领域。从单一的化肥经营走向多元化发展,倍丰向一个现代企业集团迈出了重要一步。
“倍丰不仅在东三省,甚至在全国,都是值得同行敬重和学习的企业。”一位农资人这样说。在企业获得发展加速度的同时,作为一颗“行业明星”,倍丰的成就得到了农资行业与社会的认可。几年来,公司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农资销售十强、中国农资行业最具价值品牌、中国农资流通十佳诚信建设示范单位、黑龙江省企业50强位列15;被国家人事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荣誉只能证明我们的过去,未来倍丰人还要实现更为远大的理想。”刘斌语气坚定。
回望十年改革,刘斌说,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的地位与成就是政府赋予的,在市场经济中,我们的地位与成就要靠自己来创造。这是一个在农资行业奋斗了20年的老农资的人生体验,在这种感悟之外,也释放出一种东北黑土地的坚韧与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