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植保合作社”大战稻飞虱
——记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植保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汪建国

本报记者 赵光辉

  汪建国是个学植保出身的农资经销商,他挂在口头每天说得最多的词是“技术含量”。从1990年到植保站一直工作到2004年,这一年,当地要扶植新型农资服务企业,于是,在新安化工注资支持下,汪建国在建德市成立了新安植保有限责任公司。他在植保部门干了14年,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创业的机会,还把高技术含量的服务带到了现在的农资经营中,形成了别具特色又深受农民欢迎的经营风格。短短4年,新安植保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从事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农资销售的股份制企业,就建立了遍及全市各乡镇街道和主要行政村的157个直属农资连锁服务网点,农资供应总量占全市总量的70%。

  汪建国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在经营的每一个细节中都追求高技术含量——即都向高标准看齐,以严格的细节管理与执行来确保经营到位、服务到家。和所有的连锁店一样,新安植保有限责任公司农资连锁网点内部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牌形象、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价格管理、统一制度管理。农资商品的质量是生命线,为此,他们不仅实行统一采购,进货时坚持查证索证,还要求各网点经常查验,发现不合格商品立即下柜。汪建国说,刚开始经营时发现,农资商品特别是农药,有许多小企业在产品上造假。为规避风险,凡进店的供货商必须签订“质量保证书”,杜绝企业主观造价假,这几年来还真就没出质量问题;现在,汪建国采取的是“做大厂的产品”,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品牌企业商品优先进店。目前公司已与100多家优秀企业建立业务关系。他说,大家都能识假防假杜绝假,假货的市场就越来越小。

  第二步就是提高销售环节的质量保证措施。为精准地管控销售和质量,公司建立进货台账,实行电脑网络化管理;但在销售旺季,农民拥挤在店里,大大影响了采购速度。于是汪建国又开动脑筋,想出了“统一贴标销售”的办法,不仅确保农民在最短时间把农资购回,而且一发生问题,投诉有依据,也好追根溯源找问题;同时还把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公开上墙,接受群众监督,用尽办法让农民满意。

  搞技术出身的汪建国坚持走技物相结合的服务路子,将技术服务与农资供应紧密结合,通过高含量的技术服务推动农资商品的销售。公司与农业局植保站、土肥站等科室密切合作,将病虫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通过连锁服务网点推广给农民;开展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一体化服务,对新引进的新农药新化肥加强试验示范,掌握技术后再推广;建立植保合作社,开展病虫代防代治、统防统治业务,提供开方配药防治一条龙服务;建立“农友档案卡”、“种子档案卡”,开展售后跟踪服务;每年开展分支服务网点负责人技术培训,增加经营者业务知识,提高其服务水平;利用庙会开展“服务三农,科技下乡”活动,发放技术资料,向大户赠送农资商品。

  这其中,建立“植保合作社”无疑是发挥技术优势、实实在在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高技术含量服务的创举。提起那场灭虫大战,还得从2007年4月说起。当时建德市稻田发生大面积稻飞虱病虫害,灾情来势汹汹,而当地农民青壮年劳力有不少都已外出打工,很难统一组织起来灭虫。如果错过了灭虫时机,农民将颗粒无收;如果延迟了最佳时段,不仅效果差,还浪费农药。于是汪建国联合一家农药企业和部分农民成立了“植保合作社”:发挥自己的优势,先在社员中普及科学灭虫的培训,然后统一配备机动喷雾器,同一时间、药剂统一防虫除害。农民看到了效果,于是汪建国又把这些合作社成员派到各乡镇牵头成立专业防治小组,帮助乡亲们灭虫:农民可以包工包药委托给他们做,也可以自选农药只包工给他们。经过紧张的灭虫大战,稻飞虱被消灭了。结果一算账,农民每亩地还节省农药费用18元。农民都说,“有没有技术含量就是不一样啊”!

  

  记者手记:

  农资行业许许多多的经营者都带着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技术背景,因此他们的经营与服务也无不带着自己的特色。汪建国对技术含量的追求,让我想起了“谭木匠”——秉着“我善治木”的优势与追求,小木梳竟能成为一个大产业。在广袤的大地上,农资人更可以铸就自己的天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