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意识里,火车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相比于汽车、飞机和轮船,火车以它的稳定、安全和大运量得到了很多乘客的青睐。可是,就在4月28日发生在山东境内的一起火车相撞事故,震惊全国。铁路安全的问题也一下子摆到桌面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质疑。
4月28日4时41分,由北京开往青岛的下行T195次旅客列车(编组17辆),运行至胶济铁路(济南至青岛)周村站至王村站间K289+940米处时(山东淄博市境内),发生列车脱轨事故,机车后第9至17位车辆脱轨,其中尾部车辆侵入上行线,被上行线由烟台开往徐州的5034次旅客列车(编组19辆)碰撞,造成5034次列车机车及机车后第1至5位车辆脱轨。截止目前,事故共造成72人死亡、415人受伤。受伤旅客中有4名外籍旅客。29日凌晨2时16分,经过抢修人员的紧张奋战,因“4·28”铁路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中断的胶济铁路正式恢复通车。
济南铁路局管理混乱
事故是怎样造成的呢?经国务院“4·28”胶济铁路特大交通安全事故调查组初步认定,此次事故直接原因为列车超速所致。“十次事故九次快”,这是人们解释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原因的话。可是这是火车,火车怎么就超速了呢?
对于“4·28”事故,官方初步的调查结论称,济南铁路局对去年以来胶济线发生的“8·31”、“9·16”、“1·23”等事故麻木不仁,没有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以致酿成今天的惨祸。 4月29日,事故调查组向媒体通报调查结论称,济南铁路局调度命令传递混乱、前方车站未严格执行车机联控,是导致这次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铁道部一份关于事故初步调查分析的内部通报称,4月23日,济南铁路局印发154号文件(即《关于实行胶济线施工调整列车运行图的通知》),定于4天后的4月28日0时开始执行,这份文件要求事故发生地段限速80公里/小时。但据铁道部初步调查结论,“各相关单位在没有收到154号文件的情况下,盲目修改了运监器数据,取消了限速条件”。
4月28日4时左右,相关调度人员通过共同商量,发布命令,要求限速关系两端站及济南东、济南、淄博站分别交上、下行各次列车,限速80公里/小时。而根据调查,“该命令没有发给T195次机车乘务员,漏发了调度命令”,“王村站值班员对临时限速命令没有与T195次司机进行确认,也未认真执行车机联控。”
事发路段呈“S”型
这起惊天劫难的发生,与济南铁路局管理混乱脱不了干系。同时,胶济线工期紧张、事故路段因施工方与合家庄村民博弈而不得不修成“S”形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处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和家庄村地界的一条临时施工便线,是一段呈“S”形的临时线路,两个弧形间的距离约为600米。这对大块头的火车运行来讲,本身就是个考验。3月12日,第一趟火车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顺利通过“S”形的临时便线;此后,在一个月之内,该路段的限速提升到45公里/小时后,再次提升到了80公里/小时——4月28日,T195次列车以时速131公里行驶在这条便线上,最终酿成惨剧。
司机原因不可小视
火车司机的疲劳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截至目前,我国铁道部门实行了6次大提速。在最近一次提速后,原来基本在本铁路局范围内牵引旅客列车的火车司机,部分司机及机车开始跨局牵引旅客列车。对于部分直达特快(T字头列车),运行图规定由一辆机车跨局牵引长距离的路程,甚至是一辆机车两名司机工作十余小时,一路牵引到底——本次事故T195次列车的牵引机车司机即属于这种情况,这种称之为“长交路”的牵引方式,通常被业内人士看成铁路线上的“红眼航班”——T195次列车脱轨之时,正是司机极易犯困的凌晨4时。
避免类似悲剧发生
4月28日,在未认清责任之前,铁道部迅速将济南铁路局原局长陈功、原党委书记柴铁民、原常务副局长郭吉光免职审查。
4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4·28”事故,充分暴露出一些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严重问题和重大隐患,教训十分深刻。
如何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首先是相关负责人要真正意识到铁路安全的重要性。不要以为火车是安全的交通工具就放松警惕。相关部门要认清责任,不可疏忽。
随着火车提速,T字头、Z字头等特快、直达列车时速到了百公里以上,这在为乘客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使安全问题更为重要,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而如何保证火车司机的良好状态也不容忽视。火车的乘客非常多,特别是在春运等时期,超强工作量对司机形成严峻的考验。(李彩琴)
印度铁路事故频发
印度铁路堪称“铁路博物馆”。铁路是印度最大的国营部门,为主要运输手段。然而对于印度来说,铁路交通安全一直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严峻挑战。自2003年以来印度发生的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包括:
2003年5月15日,一列从孟买开往阿姆利则的客运列车开水锅炉发生爆炸,40死50伤。
2004年6月16日,距孟买约150公里的赖加德地区发生一起火车出轨事故,造成至少20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2005年10月29日凌晨,印度一列客运列车在南部安得拉邦首府海德拉巴以南30公里处脱轨,造成惨重人员伤亡。截止到30日,死亡人数已升至111人。暴雨天气和洪水被认为是造成列车脱轨的罪魁祸首。据悉,列车在经过一条河上的铁路桥时发生脱轨,原因在于桥上的铁轨已被连续3日来的暴雨和洪水冲走。
印度频发铁路
事故原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令印度频频发生列车相撞或列车脱轨等恶性事故呢?分析人士称主要有以下三大因素:
首先,印度从建成第一条铁路至今,从未对铁路系统进行过全面彻底的改造,也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标准轨铁路、宽轨铁路与窄轨铁路并存,这也加大了更新改造的难度。显然,铁轨用钢不符标准是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信号系统是维系行车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的印度铁路信号系统落后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许多地方“通讯基本靠喊”。而印度铁路由于弯路较多,无人看守路口也多,这都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频率。
最后,人为因素。许多印度公务员都已习惯迟到早退,铁路工作人员也是如此,从而为发生铁路交通事故留下了隐患。仅2003年上半年发生的上百起事故中,70%就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53起是铁路员工失职。印度媒体早就呼吁,减少和避免恶性铁路事故关键在于加强铁路员工的责任心。 (安 综)
2005年全球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一览
1月6日凌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小镇格拉尼特维尔,一列运载氯气的火车撞上了一列停着的火车,至少造成8人死亡200人受伤,其中8人伤势严重,大部分伤亡是由于吸入氯气造成的。
1月7日,意大利一列从北部维罗纳开往中部博洛尼亚的旅客列车与一列货运火车相撞。事发时,出事地点笼罩着浓雾,能见度仅50米左右。车祸造成至少14人死亡,另有40多人受伤。
1月26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列火车与停在轨道上的一辆汽车相撞后出轨,然后与迎面驶来的另一辆城际列车擦边相撞,造成10人死亡,大约200人受伤。这是美国自1999年3月15日以来发生的伤亡最惨重的列车事故。
4月21日,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一列运行中的旅客列车与另一列停在铁轨上的货运列车相撞,造成至少11人死亡。
4月25日,日本兵库县尼崎市发生特大列车脱轨事故,造成至少106人死亡,400多人受伤,成为日本4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一起事故。由于事故当时首节整个车厢冲进公寓底层车库,与车库内的汽车交杂一体,搜救空间十分狭小,加上被撞汽车油箱漏出的汽油,令搜救人员格外小心,甚至不敢使用电动器械。整个搜救过程显得漫长艰难。
4月27日,斯里兰卡一列客运火车同一辆客运汽车在铁路道口发生相撞事故,造成至少35人死亡,60人受伤。
6月21日,以色列一列满载乘客的火车在特拉维夫南部50公里处与一辆重型卡车相撞,造成7人死亡,将近200人受伤。这是以色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交通事故之一。
7月13日,巴基斯坦南部发生3列火车相撞事故,造成150人死亡,约1000人受伤。这是巴基斯坦十余年来最为严重的火车事故。铁路部门官员将事故原因归结于人为疏忽。(安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