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许金从北区调到齐齐哈尔龙江县鲁河供销合作社任主任,在这里一呆就是十几年。2002年他们进行了产权改革,县社占51%股份,其余为职工股。体制改革焕发了企业的活力,许金说,产权变了,我们为农服务的宗旨没有变。我们这里供销社的资产一间房、一寸土都没有流失。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他们成了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抓手,农民增产增收的助手。
鲁河乡有7个行政村、46个自然屯,发展有绿色水稻专业村、马铃薯专业村和奶牛专业村。鲁河供销社下辖农资经销网络10处,马铃薯专业合作社l处,年销各种化肥4000吨,经销额900万元。其中,每年销售撒可富复合肥在1500吨以上,在撒可富乡级经销单位中位列前茅。连年被中-阿公司评为撒可富“优秀经销商”。
许金说,现在农业要增产增收就要保证农资质量,我们对农民供应农资不但保质还保价,深得乡亲们信任。为掌握市场,许金带领农资经销人员走村屯访农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化肥市场形势,迅速找准定位,把农资经销作为服务“三农”的核心,把优质品牌肥料作为经营重点,在乡域经济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2007年全乡人均收入达到3400元,而农民近80%的农资都是许金他们供应的。许金说,我们在全乡经济工作中地位举足轻重,是服务给了我们实力。
他们在多年的农资经营中,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为提高服务质量,向农民实行了五承诺:一是确保农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二是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三是实行厂家回访制度。协助中-阿公司的技术专家定期到农家回访调查。四是负责送货到农家。五是对农资的使用技术服务到农家。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损害农民权益的事情。农民们说,鲁河供销合作社是我们信得过的致富增收的靠山。
鲁河乡虽然不大,但许金他们对原来的经营网点进行了重组与改造,组建了适应现代流通方式的农资连锁店1 5处。现有农资库房3000平方米,可储化肥1000吨。在农资经销中,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质量管理、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承诺的“六统一”;同时,还实行了“四到村”,即:了解农民农资需求到村、供应农资到村、指导农资使用服务到村、征求意见建议到村。这样,使农民在家就可以买到了既放心又称心的农资产品。
许金说,这样做虽然辛苦些,但牢牢占领了市场。也有人劝他,杂牌子每吨能赚四五百元,何必一棵树上吊死?许金说,这里是我们生存的根据地,我们要对农民负责;只有农民受益了,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利润才能长久。所以,杀鸡取卵、自毁前程的傻事我们不干!
同时,鲁河供销社在农资经营中,为实现农民、厂家、自身多方的共赢,与厂家、与农民开展了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合作和联合,推动了鲁河乡农资市场的规范化。他们与河北天人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合作,为撒可富品牌打出了更加广阔的市场。这其中,品牌化肥试验田是个效果好、农民认的有效办法。许金他们与龙德村种植专业户陈国福合作,除供应撒可富化肥1吨外,还负责陈国福种植的30亩水稻的农化服务。去年陈国福每亩水稻增产100公斤,增收240元。
在陈国福的示范带动下,周边的50家水稻种植户都选中了撒可富肥料,销量一下提高到30吨以上。农民说,撒可富真是名不虚传,撒上这化肥可真富了!
鲁河供销社真心实意为“三农”服务的作法,受到广大农民的赞扬,也受到了各级政府认可,被国家人事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全国先进集体”荣誉,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确定为“全国乡级示范综合服务站”,被黑龙江省社命名为“示范基层社”和“百强基层社”。
记者手记:
提到服务,尤其是鲁河供销社这样的服务,记者就会联想起计划经济时期不计效益、不顾风险的“奉献式”服务。许金在电话中告诉我:我们把肥料送到农民家里,遇到他们资金不足时,为不误农时,我们也先把肥料放下去,丰收后再结账;但有一条,我们不是救济,我们找的都是正经实干的农户。对那些不想劳动致富还想赊账的人,我告诉他——你找民政部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