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5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农服务 更需加倍努力

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 任亚杰

  服务创新要抓住农民最迫切的需求,用最有效的方法为农民实现增值效应。

  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十年来,中国农资行业的品牌意识和品牌建设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中国化肥产业的发展,行业的集中度日益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对品牌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与十年前相比,从没有品牌概念到品牌广告的大量出现,说明企业在品牌建设意识的觉醒和力度的逐渐增强。但是由于农资行业的低利润率现状,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缺乏相应的资金,在品牌建设的技术和手段上缺乏理想的渠道。同时,建设品牌需要一定规模的产业集中度,要有足够产品做支撑,要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做依托。

  目前对于企业来说,真正打响品牌的有力手段一是从产品质量源头抓起,靠老百姓认可的口碑相传来增强品牌的美誉度;其二要靠服务来提升品牌含量。

  化肥流通体制十年改革路,也是中国农资行业在为农服务的道路上探索的过程。中国农村人多地少,且分散经营,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集中管理和集中服务有一定难度。随着农民对农业生产要求的提高,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企业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授给农民科技知识,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使每一位农民都能收益,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始终努力的目标,但是在目前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下,在企业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的条件下,也只能以做示范的模式来推进。

  在国民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为农服务的内容有了新的扩展,探寻、理解和解决农民真正的需求是企业更重要的任务,农民提高收入的资源就是土地,利用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如何才能实现增产增收,是农民最根本的需求。在产品日益丰富、农化服务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提高农民收入将成为企业为农服务的最终目标。为此,企业将在服务的模式上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尝试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农业生产链条环节中种粮、施肥、收购、销售的系列难题,从而使服务产生增值效益,服务只有在企业、在农民两个环节中都产生增值效应,才是有意义的服务。

  十年探索路,企业为农服务的水平日益提高,下一步,将要从对服务对象的增值上实现突破,而这不仅仅是企业和行业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体机制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的通力合作,同时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支农服务体系。为农服务,更需加倍努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