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6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创新经营模式 推进业务专业化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信用联社信贷业务纪实
张占果 李哲民

图为尧都区联社理事长卢天录(右二)在一线调研。
图为尧都区联社主任洪福生为客户送去贷款。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信用联社成立于1984年10月,现有17个职能部室、1个营业部、下辖31个信用社、55个信用分社,1400名员工,是全省最大的县(区)级信用联社。自2002年9月开始,该联社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满足各类客户的资金需求,逐步形成了新的经营服务模式,就是“身子立在农村,脚步迈进企业,胸中怀有大局”。

  今年以来,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实行分类管理专业化经营的指导意见》,该区联社通过组织架构、管理模式、服务方式、操作流程、管理机制的创新,来提升经营服务模式,全面推进专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身子立在农村”:满足“三农”资金需求

  “身子立在农村”,就是牢固树立“信合姓农”的理念,坚持以农为本,固本支农,真正“沉下去”了解农民想什么、盼什么、缺什么,想其所想,帮其所盼,千方百计破解农民“贷款难”这一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在全区14家农村型信用社和2家城郊型信用社主要采取了六项措施:

  从思想上引导。教育广大员工,信用社生在农村、根子在农村,支持“三农”是信用社的天职。

  从制度上保障。明确规定农村型信用社必须优先满足“三农”信贷资金需求,当年农贷净增额要占到新增贷款70%以上,否则,不得发放其它贷款。

  在政策上倾斜。在联社公用管理费分摊上对农村社予以照顾,“三农”资金缺口由联社及时调剂。

  在贷款方式上改进。他们以创建信用村镇为切入点,借助各行政村支委、村委会力量,对农户进行信用评定,只要评为信用户,就能享受3000至30000元的信用贷款。对没有评为信用户的农户、超过授信额度的信用户贷款,推出了“多户联保”、“最高额保证担保”等贷款方式。尧都区永森木业有限公司以加工木板为主营业务,在吴村信用社的贷款扶持下,从一个只有100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为拥有3000万元资产、4条装饰板、建筑模板生产线的中型企业,年产值达6000余万元。坚持“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既解决了尧都区无大型木材深加工、原材料浪费严重,又解决了农民群众卖树难问题。同时给信用户发放了1240万元支持农民栽植杨树,形成了万亩速生杨基地,并带动了周边地区52户农民从事小型木材半加工,以及木材运输业的发展,解决了2000余名农民的就业问题,周边百姓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2000多元。

  在手续上简化。对信用户授信后核发贷款证,只签订一次贷款合同,一次授信、循环使用,在额度和期限内可凭贷款证随用随借、随有随还。最高额保证担保贷款也可在一个合同项下分笔出贷。

  “脚步迈进企业” 支持中小企业做强做大

  “脚步迈进企业”,就是牢固树立“以工促农”的理念,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结算以及市场信息、管理知识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支持其做强做大,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区15家城区型信用社和3家城郊型信用社采取以下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主动营销,开发客户。2002年开始,他们与市、区工商联合作,开展了“千家企业进信合”活动,精心挑选了一批管理、盈利能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支持对象,六年来新增678户企业纷纷在该联社安家落户。

  规范程序,防控风险。为有效规避贷款风险,对企业实行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从2004年开始,他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北京联合资信评估公司合作,先后对1245户(次)借款企业进行了资信评级,在获取企业基本真实的经营、财务信息基础上,由客户经理进行贷前尽职调查,按“三查”程序发放和管理贷款,前移了贷款风险关口。

  提高效率,减少环节。为解决重点企业大额融资的急需,在资信评级和客户经理尽职调查的基础上,邀请“六方”即:借款方、贷款方(信用社)、担保方、资信评估方、企业立项部门相关人员及政府有关领导,到企业进行现场论证,既增加了贷款透明度,严格了信贷程序,又减少了企业往返次数,提高了办事效率。

  开拓思路,为企业担保找出路。针对部分企业抵押物不足,担保单位难找的实际,该联社与全市9家担保公司合作,先后对102户企业的137笔9.06亿元贷款进行担保,与此同时,他们还开发了“白领通”、仓单质押贷款,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如临汾市财政局和市工商联共同出资1.5亿元,成立了临汾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缓解中小企业担保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通过几年的努力,截至2008年5月末,投放贷款1655笔,金额达73.2亿元,先后全市支持1173家民营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小作坊成长为规模企业或当地支柱企业。所支持的民营企业安排了8万余名农民工就业、1.5万名下岗职工再就业,企业回报社会累计支持公益事业4亿元,所支持的企业上交税金38亿元,已占到全市民营企业税收总额的53%,有力支持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胸中怀有大局” 促进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胸中怀有大局”,就是树立“为区域经济建设大局服务”的理念,按照党委和政府关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事关全局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项目给予融资支持。这几年,紧紧围绕市、区政府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全区多家城区型和   家城郊型信用社积极延伸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为城市、路桥、煤气、供热等重点市政工程项目累计发放启动资金4.4亿元贷款。

  针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创业资金缺乏的实际,他们开发了“从头来”下岗再就业贷款,与临汾市总工会联合出台了《下岗失业和长期待岗人员再就业贷款操作办法》,明确了贷款对象、条件、额度、期限和利率优惠政策,在5个城区型信用社指定了5个“再就业贷款服务窗口”,为总工会推荐的86名下岗职工办理个人再就业贷款430万元;建立再就业基地6个,办理担保贷款1625万元。两项共计发放贷款2055万元,扶持422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几年来,他们在省联社及临汾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人行和银监部门的有效监管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信合事业,实行分类管理,信贷业务专业化经营,促进有关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尧都区信用联社截至5月末各项存款145.6亿元,较年初增加9.37亿元,增幅为6.9%,占年计划目标46%,较四月末增加4604万元,尧庙、城东、五一路、平兴、南街、鼓楼东、城区7家信用社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目标。

  各项贷款余额101.47亿元,当月净投放-1.51亿元,符合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实现总收入5.71亿元,完成总收入任务14.26亿元的40%,其中:利息收入4.18亿元,占总收入73.22%,中间业务收入完成167.65万元,占总收入0.3%,贴现利息收入3668万元,占总收入6.4%,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仅有0.3%。

  实现经营利润3.48亿元,占全年利润目标51760万元的67.1%,超额完成进度目标,人均利润23.61万元。

  同时,其余各项财务指标也控制在适度合理的范围之内,其中:资本充足率为13.58%,较年初增长了1.48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37%,较年初增长了0.45个百分点;资本费用率为0.4%,较年初下降了0.8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资本率为33.78%,较年初增长了6.88个百分点;应付利息余额为1.76亿元,较年初下降了614万元;定期储蓄存款余额为55.68亿元,较年初增加了8.35亿元;综合费用率为18.24%,较年初下降了6.26个百分点。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