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于珠江流域的居民来说,这次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广东东莞常平镇的张女士这几天一直为暴雨的事忧心。她说,2006年的时候暴雨导致镇上的寒溪河水满,因为排水系统不好,水排不出去,都积在街道里面,一些低洼地方越积越深。水进店进屋,居民商户就纷纷在家门口店门口堆沙包。然而,今年的特大暴雨导致水浸更加严重。为了防汛抗洪,镇上已经组织了各村的党员干部去寒溪河堤坝上堆沙包。这样的情况并非只是在常平镇,在东莞,甚至广东的大部分县市,都面临着严峻的防汛抗洪任务。
而与之毗邻的广西省也难以幸免。截止到6月16日18时,强降雨使广西92个县、市、区受灾,750多万人口受灾,使4万多间房屋倒塌。6月16日,宜州市龙头乡街道一片汪洋。龙头乡13所小学、2所中学的5000余名师生被迫停课,多处道路被洪水冲毁,通信、交通、电力中断,大批房屋被淹。
从6月6日开始的我国南方地区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导致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截至目前,中国洪涝受灾人口4300万人,因灾死亡176人,失踪5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464千公顷、成灾面积1217千公顷。与多年同期相比,死亡人口这一指标明显低于多年同期(多年同期平均死亡396人)。其中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受灾较为严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人们提起防汛抗洪、地质灾害,一般是在江河流域沿岸、偏远山区,但是今年很多地方城市内涝也比较明显。强降雨过程使得城区内积水很深,严重影响了生产和生活秩序。
在北方,防汛抗洪的工作也不容疏忽。有报道称,此次黄河流域、松花江流域也可能会出现洪涝灾害,对下游的安全造成威胁。
应对汛情全民动员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说,我国江淮江南华南等地区今年6月8日以来出现的强降水天气过程,是由于冷空气频繁活动、冷暖气团交汇并持续影响引起。6月中旬,我国主要雨带位于江汉、江淮、江南、华南西部和北部、四川分盆地东部、贵州南部、云南南部一带,其中江淮、江南、华南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区降水量有80至150毫米,局部地区有200毫米以上;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旬雨量偏多三至七成。“防汛抗洪形势不容乐观!”
因前期降水量较大,大部分地区土壤湿度饱和,江河库湖水位急剧上涨,防汛抗洪形势严峻,相关部门和广大百姓,也在全力加强防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可能引发的洪涝、内涝、泥石流、山体滑坡以及雷电冰雹等灾害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洪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及时对抗御这次洪水作出重要指示。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4省区的灾情,启动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紧急向灾区派出工作组,协助开展工作。
国土资源部16日函告广东、广西、福建等八省、区国土资源厅,要切实防范未来8天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函中要求各国土资源厅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工作,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同时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和群测群防工作。另一方面,国土资源部也派出8个工作组奔赴8省区,检查指导地灾防治工作。
国家防总、水利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应对,及时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强化各项防御工作部署;及时派出水利部胡四一副部长带队的国家防总工作组赶赴广西、广东,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同时,还派出7个专家组赶赴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省区,协助指导抗洪抢险;并及时下达特大防汛经费,紧急调拨防汛物资,支持有关省区抗洪抢险。
而受灾省份也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紧急安排救灾应急资金,筹措发放救灾物资,组织动员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作为气象分析和预测部门,中央气象台也在密切监视全国天气过程,特别关注防汛抗洪、抗震救灾、全国夏收天气变化。孙军说,他们“随时组织会商,认真分析预报,及时主动提供各项气象服务!”
另一方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立法工作也在进行中。6月17日,《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立法工作进展汇报会召开。该条例将从政府统筹、规划灾害防御的角度出发,涉及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科普和宣传等条款,为气象灾害防御提供指导依据。
同日,中国气象局还召开了汛期天气趋势及影响综合分析部际会商会。中国气象局将加强与水利、民政、国土资源、交通等部门信息沟通合作,取得很好的服务效益。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做好汛期交通运输行业防范强降雨和灾害有关工作。国家旅游局发出通知,提示拟于近期赴南方地区的游客,密切关注气象和旅游等部门发布的气象信息和出行提示,做好防雨、防雷击、防风雹的各项准备措施,留意可能因降雨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确保安全出行。
气象为汛期安全服务
6月17日在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的《重要天气预警信息( 总122期)》里发布了暴雨预报和强对流天气预报,提到当天下午到次日白天,南方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地区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而北方如黑龙江地区、吉林大部等会有雷雨天气,并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信息里,还有《防御指南》的内容。如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于强对流天气,建议做好防风、防雷电准备;注意雷雨大风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学生停留在安全地方;把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人员应当尽快离开临时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雷雨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这样,气象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性能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根据天气预报未来10天天气趋势预报,部分地区的暴雨天气近期内不会停止。24-26日,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东部、贵州等地还将有明显降雨;华北、东北、黄淮等地将出现一次阴雨过程。而进入7、8月份后,部分地区的防汛抗洪任务会更加艰巨。
中央气象台气象专家提醒,南方地区要密切关注各大江河库湖水位的变化,防范流域性洪涝灾害的出现。北方降雨对缓解西北地区前期气象旱情非常有利,但要防范强降雨及雨水汇集冲击产生的局地山洪、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