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6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
——四川省平武县供销社抗震救灾纪实
本报记者 王 琥

  5.12大地震,使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供销社系统遭受严重损失,仅位于该县南镇坝的社属企业——四川雪山淀粉实业有限公司,经济损失就达7000多万元,其办公大楼、生产车间、职工宿舍及生产设备损失惨重。面对地震灾害,全县供销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临危不惧,忘我地投入到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工作当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同样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地震发生后的当天下午4点,平武县立即成立了县物资保障组,由县供销社等相关单位组成,负责救灾物资保障任务。平武县社主任巩宁介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地震当天后勤保障组就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对全县有关物资进行统一部署安排。他首先带领县社等单位同志一起对县城所有超市、粮店、生产资料部门及个体经营户进行物资统计调运,保证铁锹、铁镐、彩条布、手电筒、蜡烛等救灾物资供应。在全县统一安排下,到12日下午6点,县城超市等物资供应部门已经由县社等救灾物资管理部门接管。12日晚上,县社干部职工带领群众,用彩条布搭建帐篷,解决了县城里1600多名学生及县城外1000多名学生的住宿问题。

  5月12日至13日,作为县物资保障组的成员单位,平武县社首先重点对医院和学校进行征集物资的发放。1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开始进入平武,县里又成立了捐赠中心,县社的同志们又参与到该中心的相关工作中。巩宁说:“一直到今天(6月22日),我们县社还有6位同志在捐赠中心负责救灾物资的接收、发放、计划安排等工作。”

  在参与县救灾指挥部总体的物资保障工作的同时,13日下午,县社还派出了李方宇、赵斌、邱进波三名职工加入到赴该县重灾区——平通镇的抢险分队中。13日晚上,平武一直在下雨,路非常难走,抢险分队100多人步行了近9个小时,终于在14日凌晨1点到达了平通镇。县社副主任李方宇回忆起当晚的情景说,当时又饿又累,没有吃的东西,就拣路边又苦又涩的青豌豆充饥;累了就在雨中坐下稍微休息一下。那段日子里,他和所有的救灾分队同志一样,好多天都不能洗脸刷牙,渴了就喝点凉水,饿了就啃几口干粮。21日到23日受县委安排,他又带领一个工作组到该县的锁江乡负责卫生防疫工作。23日后,李方宇才回到县城,马上又投入到县物资捐赠中心的具体工作当中。李方宇是绵阳三台县人,包括父母在内的很多亲人朋友都还在三台县生活。在这次地震中,三台县受灾也很严重,李方宇的父母最近也一直住在帐篷里。李方宇说:“一直没有时间回去看看父母,只是后来打过几个问候的电话。平武这边离不开啊,等以后有时间再说吧。”

  平武县供销社系统在保障物资供应和抢险救灾的同时,全县各基层社、直属企业及营业网点认真加强业务工作,并对系统受灾情况进行统计核实,对遇难职工家属进行安抚。在县城附近的古城镇,县社的加盟农资店店长谢艳正忙着招呼买农资的群众。谢艳说,现在是用肥关键时期,最近因为灾害的原因,化肥中尤其是尿素很难组织货源。尽管这样,通过县社的联系,他们还是购进了些紧俏的化肥,与去年同期农资销售量相比,自己今年店面的销售量反而增加了,这主要是因为发挥了供销社的农资网络优势。截至目前,通过该县社与四川省社、绵阳市社、四川有关农资公司的联系,已经落实了400多吨农资的货源,有利地保证了平武县农业生产的开展。

  采访过程中,记者遇到了平武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金荣。对于县供销社在抗震救灾、恢复生产中的表现,他说:“县供销社干部职工积极投入调运救灾物资工作,并有部分同志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下,进入重灾区参与抢险。全体供销社干部职工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舍生忘死,舍小家顾大家,具有全局观念,表现得非常优秀!”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