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社实现稳健经营的发展策略

李荫华

  当今市场瞬息万变,金融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频率不断加快。在国家全力支持信用社改革的大背景下,必须紧跟时代潮流超前规划,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强化质量和风险管理,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实现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目标定位高起点,在同业竞争中争先进位。一是面对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激烈竞争的形势,居安思危,居危思进,立足自身实际,树立超前发展意识,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理念,在发展的总量和速度上争先,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创优,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认真分析研究当地的经济形势、同业情况以及在系统内的经营比较,依托现有良好基础,提出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调高发展目标,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上要赶超或领先同业。三是在高目标定位的激励下,高起点制订组织推进的具体措施,不断抬高工作标杆,超前谋划好工作,明确工作思路和抓手,牢固树立和实践“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发展为主题,以价值最大化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强化科学营销,千方百计抢抓市场机遇,抢占有效市场份额,全面提升经营绩效和风险控制能力,促进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巩固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推进传统业务结构调整,努力实现规模与效益匹配增长。根据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在发展中间业务和创新产品的同时,必须巩固和发展好传统业务。坚持有保有压,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行业政策要求,坚持信贷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并重,促进资产业务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优化。一是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按照风险控制优先、高资本回报和确保重点的原则,对贷款总量和贷款品种主动进行调控。二是深入开展客户梳理分类工作,在加强对优质客户营销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信贷资源从劣势行业和劣质客户中撤出。三是稳步推进小企业信贷营销业务。在细分客户的基础上,分别对应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地稳步推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初步建立起具有信用社特色的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品牌。四是突出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战略地位,扎实抓好农户建档、评级和授信等基础工作,适时调整农户小额信贷审批权限,大力开展全员营销和联动营销等措施,推动农户小额信贷资产业务跨跃发展。

  三、推动中间业务跨越式发展,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围绕“做大市场份额、做全业务品种”的思路,从战略高度确定中间业务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建立中间业务整体推动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中间业务发展。一是进一步更新经营理念。增强对中间业务的认识,特别是各县级联社领导班子要重视发展中间业务,在全系统形成浓厚的比、赶、超、学气氛,挖潜和创新,不断推出推动中间业务超常规发展的方法和措施。二是强力推进以信用卡为主的战略性业务。将代发工资、信用卡、代理保险、代理基金、电子银行等产品作为信用社发展的战略业务,按照市场营销要“早”,市场响应要“快”,营销渠道要“宽”,客户定位要“准”,客户服务要“好”,工作思路要"新",风险控制要“严”的思路,配置专项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营销渠道,强化公私联动整体营销。三是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中间业务产品的考核奖励力度,进一步加大中间业务综合考核权重,建立中间业务产品明码标价制度,使一线经营者直接看到效益,增加拓展业务的动力,提高员工营销积极性。四是加大营销力度。以信贷资源为依托,采取捆绑式营销方式,对前台销售模式进行整合,将所有前台销售渠道都向综合性过渡,实现产品分别管理,销售渠道统一的目标,打破单一条线销售的限制,所有前台部门都有销售所有银行产品的职责,促进中间业务的超常规发展。建立中间业务收入定期分析、通报制度,督促重视中间业务工作,保证了中间业务收入的稳步增长。

  四、加大产品创新和推广,以市场为导向提升服务水平。始终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切实提高服务客户的水平和能力。一是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设计推出适合农村信用社的新客户服务系统,既方便客户,也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把创新与创效有机地统一起来,加大对省联社开发的新产品的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积极做好新系统的推广上线工作。三是以推进网点转型为契机,加强网点规划调整,积极推进网点改造和分销渠道建设。

  五、稳步推进绩效考核机制的改革,向考核要发展动力。完善以绩效为中心的考核机制,增加各项业务快速高质发展的强劲动力。在财务资源配置方面紧扣人力费用与绩效紧密挂钩、非人力费用向战略性业务倾斜、资本性支出重点突出这三个方面。一是绩效资源配置重点向基层单位、一线岗位和经营岗位倾斜。基层单位和一线岗位绩效工资比机关部门高,通过绩效资源的配置,引导和鼓励优秀人才向基层单位、一线岗位和经营岗位流动。充分尊重和体现一线岗位临柜人员的劳动成果,将绩效资源与柜员的业务量进行挂钩考核。二是绩效工资分配主要与员工的岗位责任、实际贡献和工作业绩紧密挂钩。建立以岗位分类分级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合理拉开不同岗位之间的分配差距,绩效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要害岗位倾斜,逐步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要求机关员工在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的同时,也要承担起业务发展的担子,如个人吸存、对公业务、个人资产业务、贷记卡业务等可以与机关员工的收入挂钩考核。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