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0日,国务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矿务局那读煤矿“7·21”特别重大透水事故调查组成立。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说,从初步了解的情况看,这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赵铁锤说这起事故性质恶劣,教训深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矿没有落实探放水措施,违规开采防水煤柱,特别是在井下发现透水征兆后仍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盲目掘进导致采空区积水溃入矿井,引起作业人员伤亡。事故反映出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政府和部门监管责任不到位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采区设计、生产布局不合理;现场管理混乱;矿井水文地质不清;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事故单位个别人员在抢险救援过程中态度不坚决、执行力不强。
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方面,赵铁锤强调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提高思想认识,客观公正、实事求地抓紧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要彻查事故原因,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深入现场,客观公正地分析事故原因。要严肃追究责任,在查明事故原因的基础上,依法严肃追究事故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责任。要严守工作纪律、细化工作方案。
为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再次发生,赵铁锤说,一是要提高对煤矿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扎实推进煤矿整顿关闭;要细化并落实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结合广西煤矿水害和瓦斯主要灾害的特点,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
二是要切实做好矿井水害防治工作。煤矿企业要进一步查找薄弱环节,加强探放水措施,健全防治水机构,加强水文地质基础工作,对水害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治理,查清矿井周边小煤矿的积水情况,对已关闭的废弃老窑充实填死,关闭矿井要留有完整的开采资料。
三是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开展一次煤矿安全大检查,对所辖煤矿全面深入开展隐患排查、评估、会诊,建立健全重大隐患分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监管。各煤矿企业要认真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
四是进一步强化“两个主体责任”,始终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落实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煤矿监管主体责任,强化联合执法,严格执法,不断探索、完善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安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