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北疆地区棉铃虫大暴发


  本报讯  今年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和种植等因素影响,二代棉铃虫在北疆偏重发生,局部大暴发,南疆和东疆大部分地区中度局部偏重发生,且北疆棉铃虫发育周期明显缩短,发生期明显早于南疆,为历史罕见。目前南疆大部分棉区正值二代棉铃虫幼虫化蛹盛末期,北疆值三代棉铃虫成虫高峰期、产卵高峰期、孵化高峰期及初龄幼虫始盛期,世代重叠现象重于历年。

  当前棉铃虫发生情况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蛾量偏多,较去年偏多2倍多。二是卵量偏高,据北疆博州7月28、29日普查,有卵田率100%,百株平均卵量17.6粒,百株卵量在10—19粒的田约占50%,百株有卵20—30粒的田占20%, 百株有卵31粒以上的田占2%,最高点精河县棉田百株有卵170粒。三是幼虫偏多,据北疆博州7月28、29日普查,棉田可见1—4龄幼虫,百株有虫3—23头,百株被害花、蕾、幼铃5—70个,平均16.1个。塔城地区沙湾县7月25日—28日监测,棉田平均百株幼虫3.5头(1—3龄)。昌吉州7月21—23日监测,棉田平均蛀蕾铃率25.64%。

  目前,北疆棉田蛾量、卵量仍较高,预计三代棉铃虫有继续加重危害趋势,三代棉铃虫在北疆将大发生,棉铃虫幼虫在棉田危害始期为8月上旬,危害高峰期为8月中下旬。 

  棉铃虫大暴发的原因:一是气候因素。进入5月以后,气温持续异常偏高,2008年新疆发生的旱情仅次于1974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二个干旱严重年,平均气温偏高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偏高程度为50年一遇,目前北疆等地的干旱形势仍十分严峻,十分有利于棉铃虫的发生。二是作物布局因素。产业结构调整、作物多样化,加上番茄、蔬菜、玉米的面积增加,为棉铃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源。三是基数因素。今年北疆开春早,棉花生育期提前,棉铃虫化蛹率高、死亡率低,棉铃虫二代虫口基数大,残虫量高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三代棉铃虫将继续暴发危害。(宏  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