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现货弱势继续拖累郑棉


  8月6日—12日,该周国内棉市人气偏弱,郑棉延续弱势格局,主力1月合约止跌于13940元/吨,全周延续13940-14200元/吨的横盘区域,12日报收于14005元/吨,与前一周持平,同期其持仓减少6150吨到105710吨。郑棉一周总成交量减少378700吨到256780吨,总未平仓合约减少14760吨到181760吨,日均换手率上升至27.57%。从数据来看,目前市场交投趋于平淡,虽然郑棉超跌,但多头人气遭受重挫后缺乏利好消息刺激难以恢复。市场主动性买盘依旧不足,是郑棉延续弱势格局的主要原因。后市重点关注郑棉的仓量变化,在未有明显的放量增仓前,郑棉有望延续横盘格局。

  出口退税的上调虽可增加纺织行业16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利润,但并不能扭转纺织企业面临的困境。人民币升值、用工与电费成本上涨、资金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等问题导致纺织企业对皮棉心有余而力不足,制约纺织企业对原料的需求。据数据分析,截至7月底中国商业库存不低于220万吨,8月纺织企业消费量只有100万吨左右,市场销售压力依旧较重,短期现货棉价将延续弱势格局并制约郑棉。但8月底前部分棉企将寻求商业贷款置换发行贷款,销售压力将因此逐渐减弱,棉价止跌反弹概率将增加,因此对郑棉谨慎看跌为宜,不宜过分悲观。

  8月12日两大棉花出口国印度与美国E/MOT地区2级皮棉1%税率进口成本分别为13288元/吨和13783元/吨,滑准税下进口成本分别为13767元/吨与14052元/吨,与同期CCI 229指数14058元/吨的价格对比来看,进口棉仍拥有较强的竞争力。相对低廉的进口棉价将进一步拖累国内现货棉价,并制约市场人气,使郑棉延续弱势格局。

  该周期现价差仍在低位运行,指标811合约与CC Index 328指数价差扩大至-16元/吨,与历史-506元/吨的最低期现价差相比仍有490元的差距。而同期现货9月合约与该指数价差缩小至-405元/吨。虽然期现价差低位运行,但从现货报价与历史价差分析,仍有下跌空间。因此虽然郑棉严重超跌并止跌于13940元/吨一线,但在人气未恢复前,不宜盲目买入。

  数据显示该周郑棉期转现4440吨,郑交所注册棉花库存减少6540吨至50160吨;有效预报减少至8660吨,注册仓单与有效预报合计56480吨。虽然郑棉仍拥有极强的竞争力,但库存流出速度并未明显加快,资金紧张和采购策略的改变是制约纺织企业注销库存的主要原因。

  技术上,该周主力901合约止跌于13940元/吨一线横盘整理,虽然市场人气偏弱,但处于底位的技术指标有转强迹象,预期未来棉价将延续13940-14200元/吨的横盘区域,但如没有资金与人气的支撑,郑棉难以摆脱弱势格局。

  (杜 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