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福建南平市建瓯城区供销社这个只有4名职工的企业,仅农资购销总额就达1000多万元。这是南平市基层供销社系统深化改革、致力发展、卓有成效的一个缩影。
基础,在创新中巩固。几年来,建瓯城区供销社开展以产权和职工身份“双置换”为重点的改革。截至2007年底,全系统基层社职工由原来的8000多人锐减到524人(含返聘人员),拥有资产总额1.13亿元。实现减员、减负、减债,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职能,在联合中发挥。专业合作组织是联结市场与农民的“桥梁”,而基层供销社堪称服务“三农”的“桥头堡”,两者有机联合,可以产生“1+1>2”的良好效果。有的基层社派出人员担任专业合作组织主要领导,并投入资金,吸纳当地能人、种养和流通大户参与;有的把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聘任为基层社副主任,提供场所、设施或一定资金;有的以资金入股的形式,参与经营管理……
服务,在发展中延伸。如果把基层社比作“神经原”,那么服务终端则是“神经末梢”,延伸了服务长度,拓宽了服务广度,强化了服务深度。通过改建改造、资产重组、社会加盟等多种形式,他们自办或联办村级综合服务社764个,形成了集购销、娱乐、服务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