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喝茶,一般都注重品味赏色,忽视了观形,使茶韵少了许多。近日,朋友叫我到他家观奥运,在那里,我不但品了茶味,赏了茶色,更观到了茶形。而且,品茶观奥运两丰收。
朋友嗜茶,我也嗜茶,但我是初入茶门,许多茶事还不太懂,好在朋友常常指教我。
宽大的彩电上,正直播着女子体操的决赛,中美两国体操实力相当,让人看得惊心动魄。在这样的环境下喝茶,能够缓解观看奥运比赛的紧张情绪。
朋友的爱人端来两个玻璃茶杯,我到他家喝茶多次,每次使用的茶杯,都是雅致的盖碗茶茶杯。我清楚嗜茶的朋友,请人喝茶是比较讲究茶艺中的“精茶、真水、活火、妙器”四要素的,为何今日忽视了“妙器”?朋友笑说,等会你就清楚了。
朋友对正在煮水的爱人说,把杭州同学送我的茶拿来。很快,我看到,小碟子里,静静地趟着又直又平又扁又光亮的茶叶。朋友问我,你能看出这是什么茶吗?我闻了闻茶说,是杭州龙井吧。朋友说,说得对,但更准确地说,是龙井“雨前茶”。今天咱们喝这茶,除了品茶味外,还要观茶形,你先看泡前的茶叶是怎样的,再观泡水后茶叶又是怎样的。喝龙井“雨前茶”,不观形,就少了韵味啊。
水上来了,朋友把茶叶放进杯里,倒入沸水。热腾腾的水,轻轻地亲吻着直、平、扁的茶叶,茶叶在水的抚摸下,款款地伸展开来,纤纤的芽柄挺得更直更长,像古时的枪杆,嫩嫩的叶片扩展得像一面彩旗,挂在枪杆上,龙井“雨前茶”在水中荡漾,美极了。朋友说,这就是龙井“雨前茶”的“一枪一旗”。朋友的点教,使我观赏到古时的枪与旗,一杯龙井“雨前茶”,没喝之前,就让我品赏到了“枪旗”韵味。朋友告诉我,龙井“雨前茶”,是古时的贡茶。古时,贡茶从采摘到加工,都很讲究。清人宫鸿历写的《新茶行》,清楚地描写了此景:“进茶例限四月一,三月寒犹剌人骨。旗枪未向雪中生,檄符已自州城出。”朋友的话,使我想起了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雨前茶”诗:“四银瓶锁碧玉英,谷雨旗枪最有名。嫩绿忍将茗碗试,清香先向齿牙生。”此时,我真的进入了“清香先向齿牙生”的境界。我端起茶杯子,轻轻地喝了半口,让茶香在我的口中回荡……
朋友说,别急着喝,这种茶杯与这种茶,是先观赏再喝,边喝边观赏的。半口香茶入肚后,我平静下来,慢慢地欣赏那杯“雨前茶”。此时的茶叶已完全融合在汤水之中,已渗出茶色的茶叶,此时显得无比的嫩绿幽雅,几乎就是一种艺术品。一片片茶叶,如一杆杆枪旗,在杯中或渐渐地往下沉,或慢慢地往上升,不管是上升还是下沉,都是那样的美,那样的令人陶醉。也许,这就是艺术品的魄力。
有名家说,茶艺是制茶、烹茶和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便成为一门艺术。对于茶的艺术,不能只饮其汤,闻其香,还要观其形,才能赏到真正的茶韵。有道是,赏花要赏韵。花韵来于花的色香姿。同样,品茶也要品韵,浓厚的茶韵也来于色香姿。
突然,朋友的爱人惊叫起来说,咱们中国的体操选手,在高低杠上的英姿太美了。我随眼看去,只见我国选手何可欣正在作一个高难度的动作,那空中翻腾的姿态,真是美得让我陶醉……
品着茶,看着电视,我恍然悟到,品茶韵与观赏奥运会一样,体操艺术,除了炉火纯青的高超技术,还有人的体态造型,两者完美的结合,才能产生出体操的艺术美韵。这种美韵,常常是隐藏于高难度的技术、人体姿态之内。“要想感受这种艺术美韵,自己首先要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品茶如此,观奥运会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