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8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信擎两柱 惠泽千万户
——山西省晋中办事处“求树创 惠三农”系列报道之五(平遥篇)
薛建华 胡爱林 耿立涛

  平遥联社所辖22个信用社,1个营业部,9个分社,6个储蓄所,共有职工309名。于2008年12月顺利完成统一法人改革工作并挂牌开业。今年以来,联社班子成员紧紧围绕新机制如何实现新发展这条主线,立足现状找定位,依托优势求发展,以大力实施信用工程为突破口,倾力支持铸造和加工两大支柱产业规模发展,带动了千家个体工商增效,实现了万户农民致富增收。

  立足现状找定位

  平遥是全市、全省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文物大县和旅游大县,辖5镇9乡273个行政村4个社区,全县总人口48.5万,其中农业人口41.6万,耕地73万亩。近年来,平遥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铸造和加工两大产业的崛起,很快成为平遥经济的“半壁江山”,财税收入高达80%以上。目前,全县铸造企业总户数已达到130余户,加工业企业龙头企业70多个。如何在支持两大支柱产业中走出一条实现“双赢”的路子?联社班子成员审时度势,经过反复研究,他们决定先从转换经营机制入手,按照省联社“分类管理、专业化经营”的信贷管理指导意见,制定出台了《平遥县农村信用社专业化经营管理办法》,将所辖22个信用社分成两种服务类型,即农业型信用社、城区型信用社。并把联社营业部确定为专业服务企业法人客户的经营机构。同时对联社的经营组织架构、部室职能及业务条线进行了重新梳理完善与调整,构建起了适应发展的专业化经营新机制。

  依托优势求发展

  新的经营机制确定之后,联社便在如何依托区域优势求发展上做文章。首先,他们坚持从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改进作风入手,在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走百企  进千户”大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对专业化经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如何支持两大支柱产业发展也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路。平遥联社提出了“树立信用大品牌,做强支柱大产业,开创惠农新局面,实现自身增效益”的工作思路。为此,该社制定出台了《平遥县农村信用社支持支柱企业发展三年规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净增各项存款1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5亿元;评定信用支柱企业46个,授信达到2亿元;评定信用商户600户,授信达到0.3亿元;评定信用农户61585户,占到总农户的50%,授信达到10亿元;累计投放信用贷款3亿元,拉动两大支柱产业发展,带动了230家个体工商增效,实现了10233户农民致富增收,支柱企业、商户和农户的信用贷款要占到新增贷款的51.5%。

  信用当先拓市场

  思路和目标明确之后,全县农村信用社根据各自的服务对象,心无旁骛抓创建,专心致致搞评定,开展了铺天盖地的“信用评定”活动。

  深入宣传造声势。全县农村信用社带着信用知识进企业、到村庄散发宣传资料,通过广播电视向企业和农民宣传信用社信用贷款和企业授信相关知识。召开信用知识培训会。各社在做好内部员工培训的同时,将培训课桌搬到村委会,企业和市场,上门入户召开座谈会,组织对企业法人、商户和农户开展信用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企业法人、商户和农户明确了信用贷款的意义、程序、做法和要求,知晓了信用贷款的贷款主体、额度、条件、方式等内容,对信用社开展的信用评定工作有了更新的了解。

  公正审慎评等级。在具体评定中,突出了评级的公正性,严把信用等级评定关。全县农村信用社根据各自评定的范围,分别成立了不同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小组,按照企业、商户和农户的经营项目、发展计划及个人资信情况,核定等级,并张榜公布。全面实施“阳光工程”,实施评级授信公示制度,加强了评级授信的社会监督,从而确保了评级授信的公正性;坚持了核贷的严肃性。按照评定授信的信用等级,分别确定客户贷款的授信额度,核发信用客户贷款证。信用客户在授信额度内随要随贷,周转使用,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每年度调整,不搞“终身制”,维护了农贷政策的严肃性。截至2008年6月底,已为46个企业授信2亿元,评定信用农户50499户,占总户数的41%,评定信用商户569户,占总商户数的76.68%,累计发放各类信用贷款10387万元。

  跟进措施优服务。制定了《平遥县农村信用社支持支柱企业发展责任考核办法》,将支持支柱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对信用社和信贷员实行月排队、季考核、年兑现的考核办法,将信用社主任20%、信贷员10%的工资与支持小企业工作绩效挂钩,并作为年度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政策,信用客户贷款利率在执行利率的基础上下浮10个百分点。设立了办理信用贷款专柜。如今,信用客户到当地信用社办理贷款,不出10分钟时间就能拿到贷款,客户们高兴地说,我们现在到信用社贷款和取存款一样方便了!

  托起龙头带龙尾

  托龙头,促百家重点企业规模发展。铸造业和加工业是平遥县的两大优势产业,也是县域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平遥联社在支持过程中,对一批规模档次比较高、覆盖行业比较全、经营方向比较好、带动能力比较强、辐射范围比较广、发展后劲比较足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支持。今年以来,累计发放贷款3.25亿元,共支持发展铸造重点企业85家,各类农副产品加工重点企业 50个,预计总产值达到12亿元,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力32000人,可为农民增收3600万元。如达蒲信用社支持的华兴电机铸造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全国电动机生产基地专业厂家。又如联社营业部支持的龙海实业有限公司可带动9个县市、36个乡镇、2000余户养殖肉鸡200余万只,每户增收达4万元。此外,还支持了山西云青牛肉有限公司,做强做大了平遥牛肉知名品牌。

  强龙身,为千家商户添活力。在两大产业的带动下,全县的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加工业,批发零售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平遥联社在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做好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工作,累计投放贷款12000万元支持了1000多户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其中,累计投放贷款5000万元,支持了全县大大小小560户汽车运输户;累计投放贷款2000多万元,支持以牛肉、熏肉加工,饲料加工,长山药、中药材加工等230多家,从业人员达30700余人,年销售收入13800万元,净利润达4200万元;累计投放贷款1800万元,支持益发家电、陶源丰商场、文清源时代广场、宇峰新天地等400多家大小商户。

  带龙尾,实现万户农民增收。在农副产品加工支柱产业的带动下,全县组建了7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6938人;发展了50万头优质畜、40万亩优质粮、30万亩优质果、20万亩优质菜和1000万只优质禽的种养殖及加工等6大基地;建成了新南堡蔬菜高效示范区、东山湖瘦肉型猪示范园区、襄垣酥梨示范园区等十大标准示范园区,形成了龙浪果品等贮销大户为带动的特色水果种植等十大农业产业化链条。这些合作社、基地和园区具有较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联社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目前,全县已向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3000多名合作社成员累计投放贷款1400万元,带动农户2.5万人增收3000多万元;向6大基地农民累计投放贷款2847万元,带动1.7万农户人增收2500多万元;向十大示范园区农民累计投放贷款4100万元,带动12000户农民增收1800万元。如宁固立体种植示范区现已形成市场化规模化,能带动周边3个乡镇2800户农民4600亩,亩均增收在1500元左右。东山湖三元杂交生猪养殖基地带动周边20余村的1000多户农民养殖三元杂交品种,户均增收1800元。

  联社通过实施信用工程,支持两大支柱产业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双赢”之路。截至6月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19.29亿元,较年初净增3.28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36.53%,利息收入4804万元,同比增长1557万元,实现盈利2217万元,同比增长1345万元。、联社被县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和“文明和谐单位”。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