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五洲施得富肥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江,作为掺混肥国家标准出台的倡议者,从一个BB肥行业的领军人物,到行业标准出台的推动者和捍卫行业利益的勇敢卫士,留下了他特立独行的行走轨迹。在采访过程中,王学江为我们揭示了推动BB肥行业标准出台的潜在初衷和深层内涵,让人明悉了他那种超越企业利益的大悟,更感动于他烛照他人却又自适其常的品行。从他自信睿智的执掌风格和运筹帷幄的企业谋略中,更领悟了他洞悉行业潮流的智慧锋芒。
呼吁,以行业的名义
2001年,正当中国的复合肥行业轰轰烈烈地大发展之时,烟台五洲施得富公司却将企业定位于复混肥和掺混肥。王学江认为,掺混肥由于成本低廉、节省能源,代表了肥料未来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掺混肥配方灵活,针对性比较强、适合中国的国情而深受中国老百姓的欢迎。这种远见使五洲施得富成为了BB肥生产大户,但是,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五洲施得富公司并未心安理得,王学江敏锐地感觉到,一个没有标准的行业犹如迷途中的航船,中国的BB肥起步时的茫然,给行业带来的只能是更多的发展缺陷。
做掺混肥料的企业都知道,自BB肥在中国兴起以来,一直执行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15063-2001国家标准。由于标准立足于复混肥,就很难涵盖掺混肥的生产特点,也导致了化肥市场的不规范。标准的缺失,致使有的企业擅自制订标准,农民施用后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企业起步之时,王学江就意识到,原有的测试标准不适应掺混肥生产工艺和运输特点,不规范测试导致市场混乱,使假冒伪劣肥料盛行,特别是现行标准中取样不科学也造成了市场监管的混乱。
王学江解释说,由于特殊的制造工艺,BB肥在运输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分层现象,抽样、取样和分样在测试中的作用非常关键。严格地说,应该把BB搅拌均匀后,从不同角度取样,以缩小样品与肥料之间的差异。但是,目前质检部门采用的检测手段和方式都比较滞后,致使抽样结果与肥料本身品质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而这种不规范的执法行为更给市场带来隐患,使正规经营的企业蒙受不白之冤,相反一些不法厂家的利益却能得到保护,取样不科学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陷阱,由此造成的恶性循环更影响了化肥产业的发展。他认为,国内BB肥行业正是起步和向繁荣迈进的阶段,对BB肥相关技术、技术和设备等做出法律规定,特别是将BB肥行业检测标准确立下来,对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王学江站位行业高度,以行业的名义发出倡议,呼吁出台掺混肥料行业标准。
2005年,当初秋的阳光影射在“第一届中国BB肥行业发展论坛”的会场上时,会场肃穆气氛的掩映下,王学江挥舞着BB肥取样器,慷慨陈词。在这次BB肥行业发展论坛上,王学江向与会者发出倡议,呼吁尽快出台《BB肥行业标准》,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中国BB肥的行业标准,规范化肥市场,保护广大农民利益。那一刻在人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而从提出那一刻起,王学江就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在一个脱序、解构和转型的时期,要建立秩序,需要时间和耐力,4年的时间,付出的努力有了回报。标准出台后,王学江给予了肯定。“标准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检测。过去很多执法部门遇到检测就头痛,就因为没有标准无法检测,也没有判定事实的依据和标准。如何抽样一直是困扰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就连执法部门都搞不清楚,客观上也造成了市场中的鱼目混珠现象严重。如果工商和其他检验部门知道怎么去检验了,不法企业想偷漏含量也没那么容易了。”
一个姿态,成就的是一种博大的胸怀。王学江乐此不疲地奔走呐喊,也让很多人不解——烟台五洲施得富公司作为BB肥生产大户,标准的出台就意味着限制自己。但是,王学江已经将企业利益至于行业高度之下。“我认为,如果一个行业没有自己的标准,这个行业就不可能很好的健康发展。如果没有一个标准、大家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市场就乱了。市场健康发展必须有个标准,有了游戏规则,大家才能按照规则行事。才能把那些不规范的东西清除出去、淘汰出去,净化市场环境。”
标准不是镣铐,足迹自己创造。在他的积极倡导下,经过4年的努力,BB肥行业标准获得了颁布。它的颁布实施,对实际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和打击假冒伪劣都具有现实意义。有了界定的标准,不仅堵塞了企业经营漏洞,也杜绝了一些不规范执法行为。毫无疑问,行业标准设定的不是“高门槛”,而是一个划定合理的分界线,它给一些浑水摸鱼的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进入的风险,也预示着不法企业将面临黯然出局。
理性,彰显智慧锋芒
五洲施得富肥料公司自从构建企业开始,始终步步为营,无不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理念。2001年,正当中国的复合肥行业轰轰烈烈地大发展之时,五洲施得富公司将企业定位于复混肥和掺混肥,为现代化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当国内企业纷纷投巨资、抢滩熔融造粒工艺老大的位置时,“五洲丰”花钱买回德国辊压造粒生产线,为顺应未来绿色环保的理念铺平了道路;当众多企业为原材料不断上涨和资源受困所累时,“五洲丰”开始自己造粒,降低能源危机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压力。
从行业发展角度审视烟台五洲施得富公司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在行业面临抉择时,处处都能发现五洲施得富肥料公司调转船头的身影,这种远见叫做智慧。有人认为,企业决策者理性与非理性的抉择,标志着企业成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事实上,在王学江的理性商业思维背后,隐藏着他强悍的智慧锋芒。
王学江认为,企业发展方向的定位,必须是以理性判断和分析市场的结果。在这种理性中,折射出他对行业极高的敏感度以及对肥料发展的远见卓识。实际上,王学江在上马辊压造粒生产线之初,看了很多国内外造粒技术的资料,包括国际上的挤压造粒和国内的滚筒造粒,并做了大量的资料对比。审时度势之后,王学江基于对行业的把握,敏锐地看到,能源上涨的驱动,迫使中国化肥企业必须从根本上考虑成本对企业发展的制约,成本已经成为企业能否突出重围的关键因素。
如果说王学江是出与对自己判断的自信,不如说王学江在生产原料上存在着一种忧患意识。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国外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受制于人的潜在危机随时都可能袭来。其实,这不是危言耸听,钾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中国目前大约有70%的钾肥依靠进口,资源严重不足,难免人家会卡“脖子”,在这一点上王学江深有感触。“最早国外的大颗粒钾肥进入中国时,价格和红钾一样,并不是太高。但是,近几年,随着中国BB肥市场的发展,国内需求的加大,国外开始逐步扩大粉状面钾与红钾价格之间的差距。”目前的价格差距就是有力的佐证,王学江预感到这种差距还会加大。“五洲丰”的BB肥产量规模这么大,更加剧了对大颗粒钾肥的对外依存度,“如果按照每吨20美元的差价计算,对于‘五洲丰’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虽然国内正在逐步加快自产能力,加大勘探、开发对钾肥的力度,包括从海水中提取,国家也给予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但是远水难解近渴,解决目前中国的钾肥之困,还没有更快和更有效的办法。同时,王学江还感觉到,国际煤、电等其他能源价格的上涨同样不容忽视。
目前,由于能源的价格上涨,使中国的化肥行业已经步入成本压力之中,利润空间逐渐压缩,难以消化的成本导致的产品价格上涨一旦在终端销售中遇到阻力,企业就会陷入低迷。“目前中国的电、煤价格还相对比较便宜,所以像滚筒造粒也好、喷浆造粒也好,成本控制相对于挤压造粒的成本并不是特别显著。但是,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煤、电等价格的上涨不可避免,使滚筒造粒和挤压造粒、BB肥的成本差距还将扩大。”看准了方向,王学江果断地决定上马挤压造粒生产线,并首家引进德国挤压造粒设备。
其实,王学江的内心还有一个深藏的顾虑,他很清楚,作为一个企业,永远都无法控制外部资源价格的上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抗拒国际能源上涨趋势,如同螳臂挡车一样,是一种唐吉柯德式的“勇敢”。企业要生存就只能顺应这种趋势,在企业内部自身工艺上做文章。只有在生产工艺上改进,节能能耗、降低成本,才是企业唯一的出路。方向明确了,王学江打定了主意——自己进粉状钾肥,挤压造粒。这一步棋,让“五洲丰”在原料方面节省了不少成本,减轻了企业压力。
内功:制胜的保障
有人说,家大难管。烟台五洲施得富公司自从与美商共同投资成立之后,业绩不断飚升,公司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3亿元,企业面积不断扩展,新旧厂区的面积达到350亩,年生产能力也扩至80万吨。王学江明白,这么大的家业,要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只靠人管肯定不行,企业如同一个社会或者行业一样,人治不如法治。
质量是一个企业成功发展的命脉,而制度是企业蓬勃生命力的保障。为此,多年前他就从产品质量入手,明确企业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宗旨。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王学江还亲自负责,全面抓质量管理,并建立健全了全面质量管理组织,从职能部门到车间的各岗位,人人都要管质量,做到质量管理从公司到车间、岗位三级负责。同时做到从原料采购、原料进厂、原料检测、原料处理、半成品与成品制造、包装、储运到售后服务均要重视质量,形成质量控制网络。质检部要配备与所承担的质量检验任务相适应的肥料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分析方法标准,按要求配齐符合条件的质量检验人员。此外,公司还每年召开一次对产品质量工作计划实施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会议,由王学江亲自主持,以总结本年度质量管理工作情况,制定安排下一年度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和质量目标。为了使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他们还派人作好会议记录,明确责任,以备查监督。
对于各生产工序,“五洲丰”也都制定了严格的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控制操作指标,保证工艺生产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确保质量技术指标的实现。对进公司的各种原料认真进行检验,不合格的原料不准直接投料;成品未经化验室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一律不办理入库手续,不准计入产量,不计算产值,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对于成品出厂,他们更有严格的程序。出公司的产品必须坚持检验,检验合格的出具合格证明书,未经检验的不准出公司,检验不合格的不准以合格产品出公司。同时,创立了“五不准”管理原则,即:质量不合格不准出公司,重量不合格不准出公司,破包不准出公司,缝口不严不准出公司,未经检验不准出公司。此外,严格监督管理原则的实施。
“五洲丰”还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售后服务工作,进行市场调查,各销售部门每年不定期分别向顾客发送《顾客满意程度调查表》,了解产品质量情况,做好对产品质量的投诉和异议的处理工作。
由于公司质量过硬,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烟台五洲施得富公司生产的“五洲丰”牌系列肥料,畅销二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远销到海外,并与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60370万元,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前景看好,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同时,荣誉也接踵而来,2003年,公司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五洲丰”牌复混肥料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2005年又获得“国家免检”产品资格。“五洲丰”牌系列肥料,以其优异的产品质量、突出的肥效,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赞扬。
烟台五洲施得富公司练就的内力与外功以及蓄发的势能,足以让它抗衡“风暴”,而王学江就是那个用智慧给五洲丰“掩掉”风暴的人。他作为一个建立制度的倡导者,足见他已经超越了一己私利,将自己置于行业高度之上。中国化肥界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品行与智慧并举的德才兼备之人。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真的需要企业家们的一种修炼,如果人人都能超越自己,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大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