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发布公告,宣布收储15万吨2007年度新疆棉。对于此次出台的收储政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为解决2007年度新疆棉滞销问题和缓解新年度籽棉收购市场的资金压力,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到新年度初期棉花价格的走势。
此次收储政策与目前的市场大环境不无联系,因此业界已早有传言。近期以来,国内棉花市场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下跌。二是前期疆棉运输补贴、出口退税回调等诸项政策出台后,由于下游纺织消费不济,国内棉花依旧滞销,价格不断下滑,尤其是新疆棉库存较多。三是新棉上市日益临近,市场对新年度收购价格预期不断下调。从2008年度新花上市价格预测专题调查结果看,到8月7日,共有1767人次参与中国棉花网2008年新花上市价格预测活动,通过统计汇总,涉棉企业对新年度籽棉上市预期价格主要集中在2.80—3.00元/斤,占调查总数的29.6%,较7月27日的预测结果下降0.20元/斤,这说明业内人士对新年度籽棉收购价格的预期有所降温。
对于此次出台的收储政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有利于稳定近期不断下滑的国内棉花价格,有利于解决部分棉花企业(主要是新疆棉花企业)的农发行贷款“双结零”问题。但由于收储政策具有短暂性以及数量的有限性特点,对新年度初期棉花市场难以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从收储数量看,目前疆内皮棉库存数量仍然较大,收储难以完全解决疆棉的库存问题。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截至6月底,疆内尚余棉花库存60万吨左右,即使7月份出运30万吨,新疆仍有近30万吨左右的棉花有待消化(铁道部决定从7月10日起至8月底,乌鲁木齐铁路局将确保每天270个车皮的棉花从新疆发往内地,相当于每天1.1万吨棉花出疆)。另据中国棉花网了解,目前新疆部分棉花企业的库存数量仍比较多,个别企业库存达到5万吨以上。
其次从价格看,此次疆内收储价格为3级棉13400元/吨,而据统计,8月1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8级棉成交价为13400元/吨,也就是说,收储价格与目前的市场实际价格水平相当,收储价格本身不会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此外,影响新年度初期棉花价格的根本因素是皮棉收购成本和纺织企业的消化能力。决定皮棉收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是籽棉及棉副产品价格,决定纺织企业对棉价消化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下游市场及宏观调控政策走势。尽管收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慢市场心理压力和收购资金压力,但对新年度初期棉花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并不大。因此,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收储政策的出台主要为解决2007年度新疆棉滞销问题和缓解新年度籽棉收购市场的资金压力,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到新年度初期棉花价格的走势,这与市场上的普遍预期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