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新棉收购即将开始。然而,对山西供销社棉花企业来讲,今年却又是一个面临严峻挑战和严重困难的一年。
三大难点制约晋棉发展
——新棉收购资金无着落。这是棉花企业面临的“封喉”之危,也是棉花企业的致命“软肋”。棉花企业的“生命线”在于资金,而从去年起,棉花企业最大的贷款来源——农发行就几乎放弃了对供销社棉花企业的支持。棉花单价较高,并非“针头线脑”,如无银行贷款,仅能“小打小闹”,对庞大的收购市场无异于“杯水车薪”。
——棉花市场十分混乱。自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棉花经营基本放开,棉花市场“鱼龙混杂”,而相应的市场管理又远未跟上,从而使得棉花市场的混乱局面日益严重,无证经营、无证加工愈演愈烈,导致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特别是棉花收购取消资格认定以后,无论是谁,只要有钱就可以收购棉花,更加剧了市场混乱。同时,还有大量的无证小轧花厂在乱轧棉花。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省最大的产棉区运城市共有轧花厂700余家,而有资格认定的仅有167家,仅占总数的24%左右。个体及私营收购者开着三轮车在田间奔走,将收购回来的棉花运至无证轧花厂加工。棉花市场的混乱局面是今年新棉收购的一大难题。
——收购质量难以保证。从收购环节来看,由于个体及私营收购者在收购时只有一辆车、一杆秤等简陋器具,根本无法进行任何质量检验,而是不分等级、不论水分、不搞“四分”,只凭眼观手摸而胡乱定价,因而混等混级、水分超标、干湿混杂等现象伴随着整个收购过程,根本无法保证质量;从加工环节来看,运城市的无证加工企业投资在10万元左右的约占50%,投资20万元左右约占40%,投资30万元以上的仅占10%,其所使用的主机设备、配套设备等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有些家庭式的小作坊甚至使用的是土打包机,检验仪器、消防设施、棉花标准等更无从谈起。山西第二大产棉区临汾市的襄汾、曲沃两大主产棉县,共有38家轧花厂,其中有资格认定的仅9家,也只占24%,不具备正规的收购、加工、检验、打包条件,不可能按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规范操作。而全省棉麻公司系统唯一的一家以400吨打包机为主体机型的大型加工厂,却因无资金而无法收购、加工棉花,造成了投资闲置、设备闲置,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由于私人及私营收购者、无证轧花厂在收购、加工两大环节不顾质量、不挑“三丝”,而是争收抢购、粗制滥造,有的甚至故意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严重损害了晋棉的信誉。其结果,一是极大地破坏了棉花质量,二是极大地浪费了棉花资源,三是极大地扰乱了棉花市场,四是极大地冲击了正规企业,五是极大地损害了棉农利益,六是极大地坑害了纺织企业,造成了诸多严重后果,有百害而无一利。特别是今年,情况将更加严重。如果正规企业得不到贷款,广大棉农只能将棉花卖给无证者,从而更加助长无证加工,使前述的种种后果更加严重。
解难题需政企合力
——区别对待,择优扶持,早日向基本符合贷款条件的正规棉花企业贷款。2007年,由于种种原因,农发行骤然停止了全省棉麻系统的收购贷款,顿时棉花企业陷入了困境,以致斤两未收,眼睁睁地看着棉花资源被浪费而无可奈何。事实上,这对于经营比较好的棉花企业有失公平。对2008年按农发行要求实现了“双结零”等符合贷款条件的棉花企业农发行应重开贷款,支持其正常收购新棉,特别是对2006年刚刚贷款数百万元新建的大型加工厂更应大力扶持,充分发挥新型设备的作用,促进棉检体制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明年将是国家允许使用400吨以下打包机加工棉花的最后一年,如不尽快扶持大型加工厂,则将更加助长无证加工。
——采取得力措施,彻底整治棉花市场,取缔无证加工,规范收购秩序。小轧花厂对棉花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从长远来看将影响到整个晋南棉花产业的发展。只有营造一个正常、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才能维持正常的收购、加工秩序,维护各方的正当权益。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采取得力措施,彻底整治棉花市场、彻底取缔无证加工,规范棉花加工秩序,从根本上杜绝棉花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使高品质、高等级、高衣分的晋棉资源能够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能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大质量管理力度,确保棉花收购、加工质量,恢复优质晋棉的信誉。晋棉品质历来在全国口碑极佳,加之成熟较早、上市较早,更是全国的“抢手货”,在全国有着极高的信誉。然而,由于棉花市场混乱的日益加剧和棉花资源的屡遭破坏,甚至“超水棉”大量上市等原因,致使晋棉质量日益下降、信誉日益受损,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也日益下降。但是,这并不是由于棉花自然生长的原因,而完全是人为的结果。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就应联手应对,从根治棉花市场入手,动员各方面力量来确保棉花质量。在收购环节抓好“四分”、杜绝混等混级、掺杂使假、“超水棉”、“僵瓣棉”等,维护棉花的自然质量;在加工环节上取缔无证加工、杜绝“两小一土”、保护正规加工、确保原棉品质,力争加工出符合国家棉花标准的优质皮棉,抓好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做到按质使用、物尽其用,尽快恢复晋棉的优良品质和良好信誉,为纺织企业提供合格的原料。
棉花收购的季节性很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及早、尽快解决当前晋棉收购面临的种种困难,打开旺季收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