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疆拾花再现高价

本报记者 计 慧

  眼下又到棉花采摘的旺季了,今年新疆的棉花长势好于往年,预计需要近百万拾花工。 庞大的劳工需求数目下是疯涨的拾花成本。疆内拾花费目前已达到历史最高值——每公斤1.2元,同比上涨了20%。而这样的价格,并不是拾花成本最高值。

  “先谈的价格是每公斤1.2元,工头希望涨到1.25元。”前不久,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芳草湖农场承包棉花的棉农刘立伟再一次与拾花工头谈价格,这次工头开价1.25元/公斤,比自己预计的最高价还高出了5分钱。

  新疆的拾花价格不是今年才出现上涨,而是从2003年前后就逐年出现上涨。2003年新疆的拾花价格每公斤0.5元/斤左右,而到了2006年就达到每公斤0.75元/斤左右,递增了50%,今年更是涨至1.2元/斤左右。

  一位新疆业内人士表示,除了价格上出现上涨外,还会出现一些工资外的附加条件。在2003年之前部分拾花劳力自行来新疆拾花时,除了谈好的拾花价格外没有附加条件而言,而到了2006年,一些附加条件,也就是新疆农民和兵团农工们所说的隐性开支也是逐年增加。为了争取到拾花劳力,有的单位不仅打出了高位的拾花价格,而且在开始时提出了拾够3000公斤棉花报销一个单程路费的优厚条件。既然有人提出报销单程路费,也就有人提出报销往返路费的条件。2003年之前,为了保证拾花质量,来到新疆拾花人员还有扣2%左右的水杂,每天3元钱左右的生产费,拾完棉花扛袋子,到棉花场倒袋子、选花去杂,早晚饭自己做之说。而到了2006年,这些已经成为历史,招收拾花劳力的人员提出了管吃、管住、不扣杂、不扣伙食费、报销双程路费、不做饭、不扛袋子、不选棉花、每天保证一顿肉、保证每人一张床、上下班车接车送等等优厚条件。

  眼下,新疆各地吸引拾花工的做法就印证了这位业内人士的说法。连日来,兵团90团九连农工王克忠正在收拾住房。像王克忠一样,团场的棉农都在抓紧时间打扫房屋卫生,换上干净棉被,竭力地为来家拾花人员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近年来,该团每年需要拾花劳务工上万余人,为吸引拾花劳动力,该团制定优惠政策实行激励机制,采取农户自接、自用、自管为主,团场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内引外联拾花工。8月份以来,各连队就开始准备拾花工的住房、床铺、被褥等,职工将自家的新房腾出来留给拾花工住,为拾花工准备了拾花用的白帽子、白布花兜、白布袋子等用品。有些职工考虑到各地民工的饮食习惯,还专门打好了做饭用的小锅灶,在门前屋后种上秋季蔬菜,以满足拾花工的生活需求。各单位还成立了拾花工管理领导小组,协助抓好劳务工的生活、生产、安置工作,负责各项措施的落实。

  据了解,几乎所有的新疆棉农都在像王克忠一样,想尽办法吸引拾花工前来。这无疑也增加了拾花成本。

  拾花工紧缺一直是困扰新疆棉花生产的一个难题,兵团和地方也想出了各种办法来应对每年的用工荒,兵团早在棉花生产时就考虑到下半年拾花工可能出现用工紧张和劳务费用上涨的情况,今年扩大了机械化采收的面积。 但由于各种条件所限,这样的办法并不能大面积使用。

  拾花劳力紧缺,拾花成本上涨将在近几年内延续下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