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手撑起企业一手托起社区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联社树立农信社新形象
郝伟忠 邢义林 李文新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于2007年12月25日正式挂牌开业,下辖11个职能部室、1个营业部、8个信用社、15个信用分社和3个储蓄所,共有在岗职工360名,联社担负着全区8个乡镇,194个行政村的支农重任。

  去年以来,他们紧紧围绕《关于农村信用社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实行分类管理专业化经营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对“统一管理、授权经营、分级核算、单独考核”的统一法人运行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并通过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工作机制、服务手段和操作流程五个方面的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双脚扎根农村,一手撑起企业,一手托起社区”的专业化经营之路,尤其在着力打造“农民喜爱的乡村银行”、“服务县域的主力银行”和“立足社区的零售银行”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编者按

  “一手撑起企业”,就是牢固树立“以工促农”的理念,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结算以及市场信息、管理知识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支持其做强做大,推动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此,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农村信用联社重点把联社营业部划为了专业为中小企业法人客户提供服务的城区型经营机构,并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全力支持了辖内447家中小企业的发展。

  主动营销,开发优质客户。2007年开始,他们分别于去年4月28日和今年6月13日,两次与区政府、区商贸委、区中小企业局、区发改局等部门联合召开了“榆次区政银企座谈会”,并集中向一些经营管理完善、盈利能力较强、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了授信活动。两年来,共有山西神龙能源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榆次长兴焦化有限公司、榆次金利恒物资有限公司和山西榆次长城电缆厂等120余家优质企业落户我区联社。

  规范程序,防控信贷风险。为有效规避贷款风险,对企业实行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去年以来,他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合作,先后对85家借款企业进行了资信评级,在获取企业基本真实的经营、财务信息基础上,由客户经理进行贷前尽职调查,按“三查”程序发放和管理贷款,前移了贷款风险关口。

  提高效率,减少中间环节。为解决一些重点企业大额融资的急需,在资信评级和客户经理尽职调查的基础上,他们还积极邀请“六方”即:借款方、贷款方(信用社)、担保方、资信评估方、企业立项部门相关人员及政府有关领导,到企业进行现场论证,既增加了贷款透明度,严格了信贷程序,又减少了企业往返次数,提高了办事效率。

  开拓思路,创新担保机制。针对部分企业抵押物不足、担保单位难找的实际情形,他们积极与山西银通担保有限公司和山西栋盛担保有限公司,先后为80户企业的80余笔1.2亿元贷款进行了担保,从而大大化解了信贷资金风险,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问题。

  截至6月底,该联社各项贷款余额为12.81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8.89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69.35%,重点支持了神龙能源、长兴焦化、昌泰工贸、和田石化和金利恒物资等中小企业449家,其中批发零售业138家,制造业106家,农林牧渔业57家,交通运输和仓储业25家,建筑业46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8家。所支持的民营企业安排农民工就业3万余名、下岗职工再就业1.1万名,企业回报社会累计支持公益事业2亿元,所支持的企业上交税金已占到全区民营企业税收总额的60%以上,有力地支持了全区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快速发展。

  “一手托起社区”,就是牢固树立“服务社区”的经营理念,积极延伸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服务层次,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全新的农村信用社企业形象。

  为此,他们主要依托道北街、锦纶路、经纬路、金三角四家信用社和广场、安宁、新集、窑新等九家信用分社,重点开展了以信用商户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代理理财产品为主的三项社区金融服务。

  针对广大个体私营商户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创业资金缺乏的实际,他们创造性地将个体工商户、各类市场、商业街道纳入了信用工程建设范围,并制定出台了《榆次区农村信用社创建信用市场活动实施方案》、《榆次区农村信用社信用商户评定办法》和《榆次区农村信用社信用商户贷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明确了信用商户贷款的对象、条件、额度、期限和利率优惠政策,全力开辟了广大商户步入信用市场的“绿色通道”。特别是他们榆次百货大楼信用市场的创建,其规模和创建方式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屈指可数的,目前已向评定的313户信用商户发放贷款3136万元,而且这些贷款的资金归社率全部达到了100%,贷款履约率也达到了100%。这些商户还向社会提供了近1600个就业岗位,帮助64户失地农民和70名下岗职工当上了“私营小老板”,并解决了近480余名农村劳动力和120余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