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9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神笔敬书贺华诞 挥毫泼墨话祝福

本报记者 张永立 文/图

  梁启河总经理(左)为贺张天福寿辰向神笔张克思请“寿”字。

  收到“张天福先生百岁华诞暨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成立庆典”的邀请,广东佛山凯民茶博城总经理梁启河千里迢迢乘飞机来到北京,他知道北京有一位被称为神笔的书法家,他想为张天福老先生请一个“寿”字,以表达晚辈茶人对茶界泰斗的敬意和祝福。9月6日下午,梁总邀记者共同前往著名书法表演艺术家张克思先生在京的办公室,在墨香四溢的艺术氛围中表明了来意。

  艺术创新抖精神

  张克思,1963年出生,沈阳人,个头不高,一副弯弓眉,两眼炯炯有神。15岁开始研习历代书法名家碑帖,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专业,现任“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书画院常务副会长,是世界著名书法表演艺术家,国际慈善基金会爱心大使。

  说张克思是“神笔”,是因为他有一支世界上最大的毛笔,而且他1米58的个子拥有“神力”,居然能拖着这支笔写字。这支笔笔杆碗口粗,由笔杆末端到笔尖总长6.3米,笔头直径2.2米,笔重150斤,蘸饱墨重300斤。这是一支特制的笔,笔头的心部是一圈排墨管,200匹马尾包在外面作为笔毫,一条长长的管子连接笔头心部,由水泵在远处通过管子向笔心泵入墨汁。张克思于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在众目睽睽之下,花了4分钟时间,用这支笔在58米长、28米宽的巨幅白色布幔上书写下了一个草书“龙”字,尽显炎黄子孙“龙”的精神。这个“龙”字笔画总长143米,写这个龙字用了墨汁600斤。

  张克思追求艺术创新,善于研究,将中国八种书法各家之长融入自己的书法之中,在创新中把中国的书画艺术发扬光大。他对字有着深入的理解,书画合璧,写法独特。中国汉字他能熟练自如地反写、横写、倒写、逆写、背写,或左手写,或右手写,或左右开弓同时写。他的字结构处理新奇独特,生动传神,韵味十足。享誉海内外的中国著名书画艺术鉴赏家、清明上河图真迹发现者杨仁恺先生看完其书法表演后欣然提笔“八法作为一门艺术,历代出现名家,今获见克思先生用各种笔法作书,随手而得,似有神助殊可钦慕也”。

  此外,张克思主张艺术要走向市场,要创造经济效益。他将艺术与市场挂钩,一方面把书画的创作变成了表演,首倡广场书法艺术表演,并多次在国内外进行巡回表演;另一方面,他无论给谁写字都是个性化量身订做,贴近需方。他给经营企业写过“诚信天下”,希望这些企业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残疾人写下“自强不息”,以资精神鼓励;在联合国写了两句话,“和谐世界,博爱全球。”主张世界和平。

  挥毫泼墨话祝福

  张克思不仅喜爱书画,而且爱茶。在他宽大的写字台上,摆着一杯浓浓的普洱茶。张克思说,茶文化与食文化、酒文化、书画艺术相通,都是博大精深的,琴棋书画诗酒茶,文化艺术离不开茶,茶文化非常重要。他很高兴能够结识茶界的朋友,他说广东喝茶的氛围很浓,最近要去广东一趟,要好好感受感受喝茶。他表示要加入到茶文化传播的行列中:“弘扬中华茶文化,靠一两个人是不行的,要靠大家,大家都应有茶文化传播意识。”他现在正在安排制作第二支“神笔”,他把它称为神笔2号,他打算用它在广东写一个大大的茶字。

  听到张天福老先生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投身茶业,至今从事茶业七八十载,在茶叶生产科研、茶机创制及中国茶文化事业发展上做出过重要贡献,德高望众并且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张克思十分敬佩,更为梁启河总经理对茶界前辈的敬重和拳拳之心所感动。二话没说,当场铺纸挥毫,为张天福老人书绘了一幅寿字。

  看张克思书绘寿字是一种享受,可以说不啻于看了一个小型表演,办公室就是他的舞台,笔墨纸就是他的道具。在4尺长2尺宽闪着金光的大红纸上,他左手持一支狼毫大抓笔,饱蘸墨汁,横向运笔,手腕回转自如柔中见刚,笔锋方向变幻游刃有余,腰肢随笔墨走势扭摆,脚步有节奏地轻松跟上。他把武术、舞蹈、书画艺术融为一体,一气呵成偌大个寿字。收笔时,寿字底部的一笔出了纸边,记者正纳闷,张克思长吐一口气道:“天意啊,这老爷子长寿无边!”

  纵观此寿字,实际上已是一件艺术品了,是寿字图,是字画合璧的老寿星,笔墨潇洒如行云流水。其内含非常丰富,字中有字,画中有画,每笔都有寓意,每笔都很讲究。张克思说:“先看头部,老寿星笑口常开;再看腰部环形的这笔,表明老寿星身背龙弓,这一笔是锦上添花的一笔,象征老寿星腰板挺得直直的,身体非常健康。寿字图中包含了‘百年春寿’四个字。‘百’字不封口,我们希望老人家永远健康长寿;‘年’字艺术抽象化了,上顶天下顶地,表明老人家做人事茶顶天立地,茶界泰斗德艺双馨;‘春’字那一点是不是多写了呢?不然,它表达的是年轻一代对老人的尊敬,表达晚辈对长辈最吉祥的祝福祝愿,祝愿他老人家寿禄多多。‘寿’字底部这一笔拐回来,是希望老人家返老还童,越活越年轻。”

  寿字图寓意深刻、妙趣横生。记者带着它找到了著名画家吴东明先生,说明这幅字画的来龙去脉,希望他帮忙介绍一位出色的裱画家装裱起来,吴先生当即欣然允诺:“老人家是茶界奇人,这幅寿字写得非常好,我亲自来裱,三天后给你送去……”

  珍贵的寿字图浸透了诸位爱茶人的心情和对张老的敬意,我们借助它共祝张天福老先生百岁华诞快乐,祝愿张老“福同天地共在,寿与日月齐辉。”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