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甘肃省永靖县供销合作社结合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农合经济组织工作力度。目前,该县社领办专业协会3个,会员478户;专业合作社5个,社员910户。
永靖县供销社采取供销社牵头兴办、参股联办,引导农民自办、农村能人领办的方式,与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加工大户、购销大户共同组建了永靖县百合种植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和烟花爆竹协会,还组建洋芋专业合作社等多个合作社。
这些合作经济组织注重发挥农村贩运大户、经销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改变了以往分散经营、规模小、效率低的局面。创办的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使经纪人个体变成能人群体。实施的全省首期绿色农业服务培训工程,160名农民接受了培训鉴定。洋芋专业合作社加大对种植户的培训力度,进行无污染、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教育,从生产技术规程、种植、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后续管理7大项24小项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服务,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当地农民年均增加收入23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种植10.8万亩。其中两个合作社今年种植脱毒马铃薯400亩,为大面积推广种植起到了示范作用。在该县社向盐锅峡红枣专业合作社提供准确信息、科技服务的同时,岘塬苹果专业合作社还以供销社系统的店面为依托,发展农户185户。为了把苹果产业做强做大,专业社联合种植大户,现场指导传授田间管理、测土施肥、树枝的修剪嫁接等技术,使苹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340亩发展到现在的3580亩,苹果种植已形成规模。
百合种植协会带动农户向高产优质发展。协会成立后,通过提供自己繁育的良种与500户农户建立了300亩的示范基地,当年带动农户种植百合500亩。为使百合产业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今年,协会根据国家对食品标准的要求,对种植户进行无污染、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教育。在购销中对种植户和困难户实行优先、优惠、让利销售,采取春季赊销秋后结算的方式,无偿投入百合专用肥53吨,农药1.5吨,解决了农户的实际困难。协会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收购资金不足的困难,通过向客商预交收购款,与农民签订合同,实行订单农业,收购时采取第一次支付55%的货款,第二次全部结清,对会员每公斤高出0.1元的价格收购。
2008年协会建成百合种植示范基地5365亩,带动四乡镇种植百合2.5万亩,永靖县东部山区四乡镇生产技术培训8次,培训农民4500人次,咨询服务9860人次,印发生产规程资料1万份,预计为农民增加收入1631万元,户均3500元,使百合的收入在农业总收入中的比重由过去的4.5%提高到现在的34.5%,会员也由原来的71户发展到现在的387户。国家质检局将永靖百合列为“兰州百合实施原产地地域产品”范围。(董显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