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迷上围棋,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爱上喝茶。
那还是二十多年前,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第一个高潮是中方的江涛久七段掀起的。江七段素被目为“内战外行,外战内行”的怪杰,这次果然了得,但见他舞一支丈八蛇矛连挑日方五员大将,直杀到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的帐下。为此日方擂主棋圣藤泽秀行发下了誓言:如果擂台赛输给了中国,他将削发向国人谢罪。
小县城里顿时掀起围棋热。我因为刚刚入门,更是迷得发昏。一些棋友夜间便喜欢聚到我的住处来肯谈。来了客人,我少不得烹茶待客。皖南深山的野茶绝无污染,本来品质是极上乘的,可惜茶农采摘过迟,加之制作粗糙,外行人常常会看不上眼。汤色又类于牛溲,入口微含苦涩,或许正因为此,我也喝不惯家乡茶吧。不料棋友喝了我家乡铁锅杀青、篾笼烘干、微带油腥气的粗茶,一个个精神健旺,到了更深夜半浑不知疲倦。我看他们一个个兴致正浓,自然也不好下逐客令。为了解乏驱困,我少不得也喝上平时很隔膜的家乡茶来。棋友们每晚来,先必大叫:“主人,快沏茶来!”这样,随着棋艺日增,大家茶瘾也都大起来。
虽然我也很想亲手上场搏杀,但因为是主人,只得礼让一些,忍耐着在一边观战。时间一长,一边啜茶,一边品棋,我竟发现茶韵与棋理之间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围棋讲究下本手,华而不实的虚招往往会遭到对手的训责。棋下得厚,力量就会无形聚积,术语谓之“厚味”;但太厚效率又低,能在效率和厚实二者之间守住平衡便是高手。茶的道理也颇相似:鲜茶采得过早,精华未聚,虽然制作出来中看,可是味道却淡,且不经泡。反之则失于粗黑,纵使味道再醇,也使唯美的茶客掉臂而去。棋下得厚实,可借力处就多,让对方处处受掣肘,时时小心提防,着子也得远些,免得被强大的厚味吞噬。茶味道浓,就经得住品咂,似苦实甘,虽涩口却清脏腑,但又不宜多饮,不然单宁酸摄入过剩,导致醉茶,用围棋中的一句名言就叫“长考出臭棋”。
饮茶能令棋手思维敏捷、清晰,助其斗志,这是饮酒所难望其项背的。还回去说藤泽棋圣吧。那时藤泽已是烈士暮年,又带着病,面对气吞全牛的聂卫平,为了维护日本棋士多年来一直独步棋坛的尊严,只得把一向嗜好的酒也戒了。但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要好好下棋把茶戒掉的。
家乡茶的采摘、制作近年来都讲究多了,制作的绿茶也得到越来越多外地人钟爱,甚至于远涉重洋到了海外。不久前,我多年未见的一位旧友来访。他也是位铁杆臭棋篓子,来访正是要和我过过招。棋枰未摆,我先给他泡了一杯碧玉似的家乡名产雾里青,并给他略略作了介绍。在下棋的当儿,我看他还一边举杯欣赏着汤色,不时咂嘴赞叹。临别,我把平时舍不得享用的一点雾里青茶用精致的茶听子装着让他带走了。
(作者系安徽省石台县纪委监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