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10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秋茶如少妇

王 卫

  朋友回了一趟老家,给我带回一包家乡的特产秋茶。

  我很爱喝秋茶。我的家乡流行着这样一句茶俗语,“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秋白露”即秋茶。家乡之所以将秋茶称为秋白露,是与一个姓白的少妇有关。相传,古时有一姓白的大户人家,家有茶园千亩,家财车装船载,只可惜,白老爷没生男丁,一生只生一个女儿,名曰白露。白老爷之所要给女儿取此名,是因为他的千亩茶园,分别生产三种茶,即春茶、夏茶与秋茶。这三种茶中,最为出名的是秋茶。因为秋茶又是在白露前后生产的,所以,白老爷特地给女儿取白露为名。意思是想让女儿与他的秋茶一样出名。女儿在白老爷的茶业兴旺发达中成长起来。十六岁时,是远近闻名的美少女。因为美,加上白家茶充财足,白露从小就是一个矜持的千金小姐。很多公子哥都想靠近她,但都没得逞。人们又把她称为春茶少女,因为她如春茶。冬后之春茶树,绿叶刚刚破枝,绽出新芽,细细嫩嫩,青春新艳,光彩照人。只可惜,公子哥们品这样的春茶有点苦涩。后来,白小姐嫁了一位自己相中公子,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成为一位贤妻良母。尽管她生儿育女,但她的身材然然保持着少女时期的婀娜多姿,所变化的只是少了少女时的矜持,多了少妇期的成熟与韵味。人们又称她为秋茶。秋茶没了春茶的苦,夏茶的涩,多了甘甜。她,如她家的秋茶那样美。

  我家乡的秋茶,从古到今,都很闻名。我从小是喝着秋茶长大的,所以,我对秋茶很钟情。我钟情秋茶,有两大原因。其一,秋茶是稀品。国人产茶,大都重于春茶,夏茶次之。大多数地方不生产秋茶。从我国茶业生产的历史来说,秋茶生产也是比较晚的。《茶道》说,我国唐代只采春茶,不取秋茶,宋代才开始采秋茶。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曰:“往日无有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秋茶从古起就是稀品,古人把秋茶“谓之早春,其品甚佳。”有道是,物以稀为贵。秋茶不但是稀品,还是佳品,所以我爱之;其二,父亲的教诲。我父亲嗜茶。他也是秋茶的爱好者。他爱秋茶,原因很多,但有一条令我受到教益。父亲把秋茶比喻为母亲。父亲对我说,你母亲少女时特别矜持,高傲得很,如春、夏茶那样又苦又涩。那时,我追你母亲,吃了不少苦头。追到她后,你奶奶替我担心婚后的日子,娶一个高傲的女人,能过上好日子吗?好在你母亲生儿育女后,一切都变了,变得很有女人味的温柔,体贴老公,关爱儿女,是一个十足的贤妻良母。你母亲宛若秋茶啊。经过了春、夏的苦、涩,磨练出秋天的风采。她如秋天的茶树,长时间积蓄了春夏两季的大量养分,虽然春天已过,但丰韵犹存。

  我品着朋友带回的秋茶,思着父亲的话,更感悟到,秋茶如少妇。品茶者很重色、香、味。秋茶的茶叶虽然比不上春茶那样的碧绿嫩美,但它的色并不逊于春、夏茶,春茶如青春少女,色易飘逝,秋茶却浓而耐泡,即使你多冲几回水,它然保色如初。也许,这就是细嫩与成熟的对比。细嫩有初春的苦涩与风采,成熟却有丰满的甘甜与丰韵;秋茶的香,幽雅甘醇,余香绵水,滋润缠绕,回味无穷,有一种令人欲罢不能的感觉;秋茶的味,更比春、夏茶和美。人们都说,春茶苦,夏茶涩,秋茶中和了春、夏茶的苦涩,使苦涩变得清淡谐和。秋茶之所以有这样之味,是因为季节时间的磨练。正如少妇一样,从少女过渡到少妇,也是经过了人生重要时间的磨练。秋茶经过磨练减少了春、夏的苦涩,人经过磨练,会变得更加成熟。少妇韵之所以美,是她既有少女的青春美,又有女人成熟后的美韵。

  茶如人,人如茶。秋茶,也有少妇般的成熟美韵。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