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合规经营”在农信社经常被提及;但在工作中,它又常成为纸上谈兵,很难付诸行动。江苏启东市通兴信用社,位于我国四大渔场之一的吕四渔场西南首。该社注重培养员工“合规经营”理念,严格执行联社的各项规章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该社会计达标升级验收得分名列启东市第一名,会计基础工作达一级。近年来,该社不良贷款率一直控制在1%至1.5%左右,资产质量不断提高。
加强学习教育,强化合规意识
为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的法制观念和合规意识,该社加强了章程、法规和制度的学习,提高防范风险的自觉性。该社坚持每周二学习联社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每个员工学深学透,进而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一道操作环节。
2007年,启东市联社下发了《启东市农村信用社稽核处罚办法》。该社多次组织员工逐条学习,并以近几年社内外发生的案例为镜,教育和引导员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使员工能自觉进行合规操作。同时,该社将学习成效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依据员工的出勤率及员工掌握各项规章制度的测试结果,年终进行一定程度的奖惩。这一举措使“会议无缺席,学习比、赶、超”的良好现象成为常态。
加强制度建设,规避经营风险
多年来,该社遵循“内控优先,制度先行”的原则,狠抓制度执行,各项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改变了以往“制度一张纸,实际动动嘴”的现象。一是基础工作扎实。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联社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做到办理客户挂失、止付业务手续到位;大额现金支取坚持审批、备案制度;重要空白凭证领用、使用、销号、再销号符合相关规定;对账工作认真、细致;认真执行柜员操作卡和密码双重控制制度,严格做到“一人一码一卡”,杜绝了操作卡混用或密码公开等问题。二是针对制度执行过程中“三人当班,二人临柜”难度较大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组织全体员工展开讨论、献计献策,最后形成领导带头、全社员工共同轮班的制度。
推行社务公开,实施有效监督
近几年来,通兴信用社积极推行社务公开制度,实行群众有效监督,促使信用社依法合规经营、高效稳健发展。一是该社在发放贷款过程中,严格按制度操作,规定信贷员先收集借款人资料,交主任审核,再由主任指定其他信贷员负责调查,经会办同意,按规定程序审批发放,使放贷的每一个环节得到了牵制和监督,也使放贷“三岗”运作不再是空口号。对大额贷款的发放,该社坚持公示制度、会办制度,并反复论证,听取多方意见,再做决定。真正做到办事民主、程序公开,杜绝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有效防范权力的滥用。
二是信用社每一笔费用的支出,均向员工公开用途、是否合规,费用凭证从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到内部会计岗、出纳岗进行传递审核,使领导班子权力的使用始终处于员工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公开化、透明化。三是对上级部门检查发现问题后提出的整改建议,该社及时通知到责任人,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杜绝了屡查屡犯现象,真正实现了通过监督改进工作、促进工作。
几点启示
树立合规经营理念,完善制度管理体系,从源头上预防风险,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是信合事业长期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信用社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如何将合规经营理念贯彻到农信社每位员工的思想中,体现到每一项管理制度内,深入到每一个操作环节里,落实到每一笔业务交易下,内化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变“要我合规”为“我要合规”,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和引导。从此次调研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一、强化教育是合规经营的基础。基层信用社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遵章守纪教育,通过编写《合规手册》,组织大家学习,进行考核测试、知识竞赛等有效方法,促进学习深入,保证学习效果。要结合工作岗位和实际需要,下大力气培育办事按制度、操作依程序、违规必惩处的良好环境,增强员工依法合规、遵章守制的自觉性。
还要结合金融领域内各种违法违规案例,尤其要对过去发生在身边的违规操作案例分析解剖,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违规必发现,发现必追究,追究必严惩的“三必然”,从而使广大信合员工思想境界得到锤炼,风险意识得到提高,业务水平得到提升,服务热情得到激发,真正将合规经营意识理念转化为合规经营的实际行动。
二、严格制度是合规经营的关键。依法合规经营,关键是制度执行要从严。信用社领导要做出表率,带头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要经常督促、检查员工是否认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杜绝农村信用社以往案件中存在的凭证管理不严格,手续交接不严肃,操作流程不规范,责任区间不明晰,离任稽核不深入等一系列情况的发生。
三、有效监督是合规经营的保证。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通过发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客户参与监督,利用设置意见箱、监督岗、举报投诉电话和网站,让广大群众、客户参与评价信用社员工的职业道德情况。要全面推行财务、政务公开制度,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经营管理的意识及使命感、责任感,从而促进和推动整个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顺利、可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