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11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由“羊毛经济”想到的

□ 张立宁

  笔者在一次与某农资企业老总交谈,这位老总把农资这个行业说成是“羊毛经济”。他说,无论是农资生产企业,还是农资经营企业,如果想每年多收“羊毛”,就必须先把“羊”养好。这位老总所指的“羊”就是农民和土壤。

  把农民和土壤比作“羊”,听起来也许不太恰当。但细细想想,这位老总说的也很有道理。这几年农资行业可谓风起云涌,群雄逐鹿,大浪淘沙。一些企业因一直重视产品质量,重视对“羊”的喂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但也有一些厂家包括一些农资经销商,因忽视产品质量,不注重服务,甚至制假售劣,坑农害农,结果自食其果,害人害己,最终失去了市场,进而也就失去了民心。

  依笔者来看,“要取之,先予之”。“羊毛经济”需要先期投入,只有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实实在在地让老百姓得实惠,我们的农资生产厂家和农资经营者才能财源不断。

  再看看我们脚下的这片耕地,由于许多农民还缺乏科学施肥的意识,加上我们有些厂家和经销商在施肥用药上的误导,使农民大量投入化肥和农药,造成不应有的浪费和土壤严重污染恶化。试想,没有优质的土壤,农业谈何增收?失去了土地,农业谈何发展?没有了农民的丰收,我们的企业又谈何兴旺?“羊”没了,“毛”从哪里来啊?

  由此可见,农资生产企业和农资经营企业还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想使自己的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学会养农民,学会保护耕地才是。而不是采取杀鸡取卵的办法,为争取眼前的利益而断了自己以后的财路。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