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工业和信息化部:纺织业面临巨大压力


  本报讯  1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2008年三季度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会议指出,2008年以来,纺织行业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加强管理等多种措施,努力克服人民币升值、要素成本上涨、需求减缓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继续保持了增长的势头。但由于多种不利因素的集中作用,行业发展速度大幅下降,盈利能力明显下滑,亏损企业不断增多,行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亏损面扩大,亏损额进一步增加。近年来我国纺织企业分化趋势逐渐明显,今年以来,亏损企业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1—8月,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亏损面由去年同期的19.1%扩大到了21.3%,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了66%,比上年同期的13.9%剧增了52.1个百分点。同时企业贷款难度加大,不少企业已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部分企业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就业出现萎缩。纺织行业是我国容纳就业最重要的行业之一。2002年到2007年,我国纺织规模以上企业职工从业人数年均增长7%左右。今年1—8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全部从业平均人数同比下降了0.36%,减少了3.8万人。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估算,规模以下纺织企业生产经营更加困难,停产、关闭企业更多,全国约有300万左右从业人员受到影响。

  ——粘胶行业面临困难较为突出。近几年,我国粘胶纤维行业发展迅速,2007年产能产量已占世界的50%左右,成为当前化纤行业中最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但自去年7月份粘胶纤维及其制品出口退税率从11%降至5%之后,行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出口数量出现大幅下降,生产出现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今年1—8月,粘胶短纤出口6.4万吨,同比下降21.1%;粘胶长丝出口4.4万吨,同比下降35.7%;粘胶纤维产量为94.2万吨,同比下降2.1%;实现利润总额8.7亿元,同比下降71.2%,亏损额达9.5亿元,同比激增35倍,预计今年粘胶行业将陷入全面亏损。

  工业和信息化部认为,2008年四季度纺织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同时成本上涨压力依然存在,下游价格难以消化提升。一是原料、能源成本明显上涨。我国棉花、化纤原料进口依存度高达40%—60%。1—8月,我国进口化纤原料、棉花单价同比分别上涨了18.8%、19.6%;而同期,我国纺织品的商品零售价格仅仅上涨了0.5%,服装鞋帽类产品甚至下降了1.6%,纺织行业还无法将要素成本的上涨压力传导出去。二是财务成本大幅上升。今年1—8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息支出增长27.5%,超过销售收入增速12个百分点。三是劳动用工成本大幅增加。纺织劳动用工密集,近两年工资涨幅超过15%,广东、江苏、浙江一带达到30%,今年以来纺织用工成本进一步增长。迫于成本压力,不少企业已减少用工,这也是今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用工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14.4%,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仅为6.3%,较上年同期的实际增速下降了7.9个百分点。在实际收入增速下降的同时,粮油等基础生活必需品价格持续高涨,也影响了服装等非必购品的支出。根据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统计,2008年1—6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销售总额531亿元,若剔除价格因素,服装销售数量增长仅为11.9%,同比回落了3个百分点,服装销售金额增长20.9%,同比回落了1.6个百分点,我国服装内销市场呈现需求低迷、销售不旺的态势。下半年,在市场调节机制和价格适应性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服装内销市场总体情况将会好于上半年。

  从目前纺织行业运行态势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看,四季度形势更为严峻,行业增速将继续回落,但全年仍可保持一定增长。预计2008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左右;实现利润增长与去年基本持平;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在8%左右。

  (新  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