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收储助推籽棉价格回升


  上周(11月10日—14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再次大幅下跌。近月合同MA811跌428元/吨,周均价为11076元/吨;主力合同MA901跌668元/吨,周均价为10745元/吨;成交量有所减少,全周成交总量30720吨,日均成交量6144吨,较前一周的10460吨减少4316吨,减幅41%。订货量减少6740吨,订货总量为48740吨。MA各月合同周均价平均跌623元/吨。

  上周国内现货及国际棉花现货市场继续大幅下跌,其中国内期货、现货及收购价跌幅较大。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周均价为10967元/吨(跌624元/吨);郑州棉花期货近月合约周均价为10670元/吨(跌1155元/吨);中国棉花收购参考价周均价为10152元/吨,较前一周跌847元/吨; 36%衣分、10%回潮率的标准级籽棉收购周均价为2.25元/斤,较前一周均价跌0.11元/斤。

  ICE棉花期货近月合约周均价为40.64美分/磅(跌3.88美分/磅);cotlook亚洲A指数周均价为54.71美分/磅(跌2.65美分/磅)。Cotlook亚洲A指数周均价为54.71美分/磅,以此计算(上周平均汇率6.8276)1%关税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为9399元/吨(跌453元/吨),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低1568元/吨;滑准税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为11751元/吨(跌191元/吨),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高790元/吨。

  在各方呼吁下,上周国家有关部门到冀鲁豫调研,结论是收储对籽棉收购价有抬高作用,籽棉价格正在回升,棉农利益得到保护。并承诺视市场情况继续加大收储量,呼吁棉农不要急于售棉,并承诺将控制棉花进口量,明确收储只针对新体制棉花,不收小包棉。政府承诺的控制棉花进口量,在棉花集中收购期对市场的影响有限,市场重心仍在各方对籽棉收购市场的博弈上。   (张洪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