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主要产茶国看好中国市场

本报记者 薛城

  近两三年,我国茶叶进口量跳跃式地大幅增加,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受到世界主要产茶国的重视。

  在2008年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全球主要产茶国不仅组团参展,还派出高级驻华外交官亲临展馆。斯里兰卡、肯尼亚的驻华商务参赞阿里克西和乔治·盖夏尔专程飞赴广州,越南驻广州领事馆杨文基领事也亲临越南展位。

  展会期间,各国代表团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对中国的茶叶出口情况。

  肯尼亚:“三年激增两倍”

  2005年,中国进口肯尼亚红茶250吨,而2007年猛增到800吨,三年间增长了两倍多。2007年,肯尼亚红茶进口量同比增加65%,而今年前11个月,进口量已经比2007年全年增加了65%以上。

  肯尼亚商务参赞盖夏尔说,“与肯尼亚全年产量32万-33万吨相比,中国的进口量并不大,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我们意外地发现,肯尼亚红茶在中国年轻人中广受欢迎,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与肯尼亚红茶的主要进口国巴基斯坦、英国等的进口量相比,中国有待开发的红茶市场依然富有潜力。2009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市场的推广活动, 希望贸易量能达到150万公斤。作为驻华使馆的商务参赞,茶叶贸易是我日常工作中关注的重要内容。肯尼亚也进口少量中国红茶,两国红茶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通过这次展会,我们希望能寻找到中国合作伙伴和代理商,将他们对中国市场的经验,应用到肯尼亚红茶的产品推广中,一起拓展中国市场。”

  斯里兰卡:“年增50%”

  斯里兰卡是世界第一大红茶出口国,年产量基本维持在30多万吨,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为32万吨和33万吨。十年前,斯里兰卡红茶首次出口到中国内地,最近5年销量大幅提高,2002年贸易量为180吨,2006年已经激增到700多吨,2007年上升到980吨。今年前十个月,大陆地区进口量已经超过900吨,全年目标则有望突破1000吨。斯里兰卡商务参赞阿里克西说,“加上香港300多吨和澳门200多吨的进口量,中国全境前十个月的进口量已经超过了1500吨。”

  阿里克西参赞说,“中国是一个新的市场。在斯里兰卡全年28万吨出口总量中,中国的进口量不到1%。但是,我们相信未来五年内,中国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2006年红茶贸易量增速为67%,2007年超越了50%,未来几年也将保持在50%以上。”

  目前,已经有40多个斯里兰卡红茶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北京哈文迪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阿努拉说,“区域消费的差异不大,但是,城镇差别很大。多数品牌的销售网络主要停留在大城市,只有包括我们公司在内的少数品牌,将销售终端延伸到了中小城市和农村。”

  除了红茶,我国还进口少量斯里兰卡绿茶。2007年绿茶进口量为175吨,今年前十个月的进口量降为75吨。阿努拉认为,“进口量萎缩,主要原因是价格增加。国际运输成本提高了,而中国本土绿茶的价格却降低了。”

  越南:“对华出口独占鳌头”

  与斯里兰卡和肯尼亚1000吨左右的出口量相比,越南茶叶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明显高出很多。2007年,1.2万吨越南茶叶通过海关出口到中国内地,其中绿茶9000吨,红茶3000吨。负责此次组团参展的越南国家茶叶学会秘书长阮氏映红说,“据估计,去年的边贸量大概在7000吨左右,出口总量大概在2万吨。今年前十个月,越南海关统计的出口量为1万吨。”

  一般而言,越南出口到中国的茶叶,以绿茶为主,黄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阮氏映红说,“奥运会之前,受工艺茶制作需求的影响,越南黄茶出口量大增,2007年超越了绿茶的出口量。”

  阮氏映红说,虽然中越两国都是绿茶出口大国,但是出口目的地不同,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中国绿茶出口地,以摩洛哥为主,而越南绿茶的主要出口地为巴基斯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