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重庆记者 杨耀文) 截至目前,重庆市南川区供销社累计发展专业合作社156个,综合服务社145个,专业协会18个,“两社”入社农户5.12万户,农民入社率达到30.1%,比上年同期增长5.6个百分点,经济指标全面超进度要求,增幅分别达到79%-114%。南川供销社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更离不开南川区委、区政府的支持。
近年来,南川区委、区政府专门针对供销社工作所发的文件达到9份,涉及供销社工作的文件52份;相关领导专门对供销社工作进行调研、检查、指导的多达13次、56人;陪同各级供销社领导检查指导工作的达82人次。南川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明确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落实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从2008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作为专业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除了提供基础建设和项目支持,区政府对于土地流转和用地也予以了多方面扶持,支持品牌认证和标准化生产,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实施科技推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信息、物流、市场等服务平台。
此外,南川区政府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权益保护中心,要求区供销社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明确乡镇街道的职责;成立由区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研究解决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区委、区政府把这项工作列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综合目标考核,严格检查验收,确保抓出成效,共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区人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专题执法检查,区政协也作为主席视察内容,纳入今年议题。
区委、区政府为何全力支持供销社的发展呢?首先,在农村、农民需要有供销社这样的部门来为他们服务,支持供销社,也就是支持农民的具体体现;其次,供销社的性质和职责是其他机构和部门不可替代的;其三,供销社的工作基础好,积累的经验丰富;其四,南川区供销社有个好的领导班子,可以创造性地完成交办的任务。
在此基础上,区供销社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制定星级专业合作社标准,树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兵,扶持发展南川最大的专业合作社——南平淞渝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注册资金1000万元,入社社员1018户,带动南川全区土鸡产业的大有水绿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指导大观云绿茶叶、金佛山方竹笋等5个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和QS认证;组织石墙群健生猪、南平水丰禽类等专业合作社,开展社员之间资金互助和互连互保贷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支持大观明才蔬菜等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1000多亩。
区社建立了农副产品经销网络平台,畅通农产品销路渠道。积极推进大观园农产品营销中心市场建设,完善大有土鸡市场、鸣玉农贸市场、水江商贸市场服务功能,在北京、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设立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销售窗口。如10月18日“重庆南川柏枝山方竹笋北京营销部”在北京隆重开业,使南川以金佛山方竹笋为主的系列特色农产品直接销往北京的超市、酒店、餐厅和综合市场。在重庆盘溪市场等设置农产品销售窗口,解决农民卖难问题。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今年区社筹资近10万元新注册了190个商品的“金佛山”商标,使南川区240种农副产品可以使用“金佛山”商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树立品牌意识,授权太平西瓜、中桥辣椒、南平水丰禽类等10多个专业合作社的5大类10多个农产品统一使用“金佛山”商标,着手打造“金佛山”著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