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业的“解压阀”和“稳压器”
石家庄市供销合作社积极开展农业保险服务
本报记者 王 琥

  今年9月3日,一场冰雹突然袭击了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九口子乡棉花庄村民陈玉敏的枣园。老陈一共种了20亩枣树,有15亩受灾比较严重。“冰雹下完后我就赶紧到地里去,当时满地都是被打落的枣和枣叶。”9月份本来是大枣收获的时候,这场突然降临的雹灾让枣农损失不小。尽管老陈也有损失,但是与村里的其他枣农相比,他今年至少不会亏本,因为上半年他就和在全市试办农业保险的石家庄市供销合作社签订了一份针对大枣的保单。

  接到枣园受灾的消息后,9月4日,石家庄市社安全统筹部副主任云树林马上带领工作人员赶到受灾枣园现场,一方面组织老陈和村里其他4个投保户开展生产自救,一方面核实重灾地块的灾情,及时勘查、测量、核损。根据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在大枣收获期结束后,经过最终理算,陈玉敏收到了云树林给他送来的4410元理赔款。陈玉敏感慨地说:“多亏加入了行唐县供销合作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也幸亏参加了石家庄市供销合作社针对专业合作社开展的农业保险,要不今年可真就什么都没有了! ”

  老陈所说的专业合作社是由行唐县供销合作社领办的行唐几丁质大枣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集红枣培育、收购和销售为一体,入社社员452户,大枣种植面积5004亩。合作社社长康丙卯告诉记者,该社今年上半年和石家庄市社签订了大枣种植的农业保险,采取社员自愿参保的方式,参保社员一共34户,投保面积507亩。保费标准是每亩35元,采取合作社每亩补贴25元,社员每亩出资10元的办法来投保。这次冰雹后,合作社中11个村34户社员种植的494亩大枣遭受雹灾,最终32户枣农一共得到理赔款78070元。

  这次农业保险理赔对没参保的合作社社员触动不小,对没加入合作社的枣农触动更大。康丙卯说,今年没参加农业保险的不少社员最近主动要求来年加入保险,没加入合作社的枣农也想参加合作社来享受该项服务。经过今年雹灾理赔的事情后,康丙卯预计2009年行唐几丁质大枣合作社社员基本都会参加农业保险。对于由供销合作社试办的农业保险,行唐县社主任李建立形象地把它比喻成是农业的“解压阀”和“稳压器”,不仅给农民生产带来了保障,也给供销合作社增加了为“三农”服务的新领域。

  云树林介绍说,石家庄供销合作社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科学运作、控制风险”的原则,近年来依托市社安全统筹公司,采取“科学规划、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做法,扎实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截至目前,石家庄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已经在全市8个县市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主要针对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承保,现已覆盖9个合作社的2000多个农户,为农民提供农业风险保障440多万元。2009年,农业保险将进一步覆盖市社领办的3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据了解,石家庄全市已经初步建立起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统筹互助农业保险体系。该体系以“低费率、低保障、小范围、低险种”和“先试点,后推广,稳步推进”为基本原则,科学选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员为投保对象。通过对全市供销合作社领办的169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筛选,根据保障适度、保单通俗的原则,市社先后确定了棉花、烟叶、中药材、苗木、大枣和葡萄种植以及野猪、能繁母猪养殖等8个险种,并针对险种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了相关保险条款。结合农民收入低,高额保费难以接受的实际情况,市社对参加农业保险的社员出台优惠政策,农户应缴保费的50%由财政补贴,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也为社员提供一定比例的保险费。保单生效后,市社统筹保险公司主动服务,每当发生农业灾害后,总能及时赶到受灾现场查勘灾情和定损理赔。到目前为止,市社统筹保险公司已赔付受灾农户补偿金86万多元,其中烟叶、大枣、棉花和葡萄已完成保险合同,苗木、中药材和养猪还在承保期内。

  石家庄市社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敦建伟告诉记者,市社对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市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赵顺法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有关县市供销合作社也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在系统行政推动的同时,市社还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多次主动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工作。2008年,石家庄市政府财政拨出100万元扶持资金,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石家庄市副市长张殿奎多次听取市社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汇报,并鼓励石家庄市社办好农业保险,真心为农民办事,全面谋划降低风险。

  1992年以来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就已经开展安全统筹互助保险业务,再经过2008年近一年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石家庄市社积累了丰富的农业保险经验和基础。敦建伟说,尽管他们在开办农业保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一是农业保险法规建设滞后。目前我国没有农业保险方面的法律,因此保险双方的合法权利很难得到保护。而且对于费率确定、赔付标准、税收政策等还没有规定实施标准;二是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农业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农业保险风险大,其经营不稳定,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单独的任何一家农业保险经营单位都难以承受。当前虽然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并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相较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力度显得不够,因此难以建立平抑自然风险的保障机制。此外,农业保险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其保险覆盖面小,保险水平低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