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西运城市供销合作社:“新网”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如今漫步河东大地城镇乡村、山庄窝铺,随处可见“新供销农资便民店”、“新供销农副产品购销中心”、“新供销日用工业品超市”。这是近年来山西运城市供销社的“新网工程”建设成果,也俨然成为了运城的一道亮丽风景。

  点多面广、地理位置优越是供销社的一大优势。怎样整合资源,使原有的各点连成一体,形成网络,是实施“新网工程”的着力点,也是突破口。在建设“新网工程”过程中,运城市供销社一方面创优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进行观摩推广,各县(市、区)供销社在市供销社的指导、帮助下,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初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发展模式。

  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社已建立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26个,农副产品购销中心20个,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中心7个,连锁店601个,农家店53个,各类市场42个,领办、创办、合办各类专业合作社58个,组建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农产品协会13个,龙头企业21个。农副产品购进9696万元,农资销售1.06亿元,各类批发市场交易额6.17亿元,为农增收2.61亿元。

  “新网工程”的实施不仅重塑了供销社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架通了农民与市场连接的桥梁,提升了服务功能、拓宽了服务领域,呈现出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千船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

  一是以临猗、盐湖、河津为代表,着力构建农资连锁配送网络和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打造农村现代流通新平台。目前,临猗县“供销农资”连锁配送网络建立了2个大型农资配送中心,有213家连锁店,其网络遍布全县各乡镇,覆盖率达80%以上,年商品购销总额6000万元,是全县农资经营的龙头企业。盐湖区供销社着力打造“新供销”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投资120万元,建立了3000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化配送中心和190家连锁店,其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区的大小乡镇和村庄。河津市供销社从2001年开始累计投资1.4亿元,进行了23个项目建设,其中在市区建立了4个大型超市和现代化商场,在农村建立了57个便民店。树立了最高档的大型超市是供销社、最现代化的综合大楼是供销社、最气派的乡镇综合市场是供销社、最耀眼的乡村便民店是供销社的新形象。

  二是以新绛、芮城为代表,构造了新型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农副产品购销网络新模式,积极参与现代化农业和规模化农业。“绛州绿”蔬菜销售公司紧紧围绕无公害蔬菜这个主导产品,逐步把“绛州绿”打造成“山西省著名商标”、“山西省名牌产品”并发展为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下属的4个产地市场和5000个日光大棚年无公害蔬菜交易额突破2亿元,年为农增收在1000万元以上,参与交易的农户达4600多户,吸纳农民经纪人930人,辐射14个省、市、自治区,年增加效益180万元。芮城县供销社农副产品收购加工中心,购置了5辆大型农副产品收购加工配送车,收购品种达550种,服务辐射周围45公里,收购的中药材经加工增值后出口到香港,年购销总额2.5亿元,年为农增收8000余万元。临猗县北辛供销社围绕本乡苹果生产基地,建立了投资425万元,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果品批发市场,集收购、储藏、调运、销售为一体,年销售苹果5000万公斤,解决了果农“卖难”问题,年为供销社增加效益10万元。

  三是以盐湖、万荣、永济为代表的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盐湖区供销社在牵头成立奶牛养殖协会的基础上,由区供销社投资、养殖户入股,共同兴建了占地40亩、容纳奶牛800头的养殖小区,年消化秸秆800公斤,日产鲜奶3.5吨,全部销往伊利集团,在养殖小区的带动下,周围农村奶牛也迅速发展。万荣县万泉大葱专业合作社集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当地韭葱1.7万余亩,为农民提供种子、技术、信息服务,和农民签订收购保护价,同时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脱水烘干机,年加工成品葱干40余吨,产品销往“康师傅”等大型方便面厂,辐射范围40多平方公里,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年为农增收255万元。永济韩阳大蒜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种植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并聘请专家从技术上给予指导,带动周围250户农民,发展种植面积1000亩,同时投资300万元,新建恒温库一座,储量达1000吨,每年可为蒜农增加收入100万元。

  四是以垣曲、盐湖等为代表,以打造现代化的龙头企业为主,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垣曲县供销社“山里红”集团采用订单农业,发展山楂基地6000亩,圣女果基地3000亩,年生产能力1000吨,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利税200多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800万元。盐湖区供销社“黄河市场”从60亩土地和45万元启动资金入手,经过6年滚动发展,现在总资产(不含土地)已达1660万元,年交易额5亿元,吸纳商户1500多家,安排下岗职工1000余人,年综合效益200余万元,是运城市城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综合商贸市场,其经营已辐射到黄河金三角和周边地区。今年计划再投资80万元,新建一个农资大厅,搭建起农产品购销服务新平台。(席永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