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12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生态养猪”告别“脏乱臭”


  据新华网  看不见猪粪、闻不到圈臭,污水没有了,养猪场里弥漫的只是稻谷的清香。如今在成都大邑县,这种“生态养猪”新技术正在逐步推广,将一改过去养殖场脏、乱、臭的面貌。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大邑县晋原镇友谊村鑫沛标准化养猪小区,传统又脏又臭、污水横流的场面已不复存在,业主宋服潭穿着皮鞋穿梭在养猪场里,他告诉记者:“原来穿筒靴都怕脏,现在穿皮鞋喂猪也不怕了。”

  记者看到,圈栏内几百头猪集体睡在“沙滩”上,“沙滩”上冒着热气,没有了猪圈的刺鼻味儿,只有一股股稻谷的清香。宋服潭告诉记者,这些像“沙子”一样的东西,实际上是由秸秆、谷壳垫起的松软“床垫”,猪的吃喝拉撒都在上面。“这些垫料里面,添加了菌种以分解猪的粪便,而且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吸附一段时间以后,这些垫料还是优质肥料呢!”

  大邑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养猪场这样的新面貌缘于采用了从国外引入的成熟生物技术——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不仅避免了传统养殖冲洗圈舍排除的污水,减少农村面源污染,还不用建立沼气池和进行雨污分流,降低了成本。据了解,传统养殖场建设需要配套建设沼气池、污水池、粪场等粪便污水处理设施,而采用目前推广的生物技术,只需投入养猪场建设和垫料费用,其他都不用管,基本做到“污染零排放”。

  宋服潭说,用了这样的技术后,不仅不用每天清理粪便,单此一项便能节省30%以上的工时,节省10%的饲料支出,还比传统养殖节约猪舍用地60%,而且全部采用农作物饲料,确保出栏猪是真正的无公害生猪。               (刘  海)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