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振东
身份:安徽阜阳供销合作社社属企业阜阳商厦维修中心职工
>>新闻回放
2008年 8月8日-24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在过去16天里挑战极限、攀越新高,刷新了38项世界纪录和85项奥运会纪录,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
全国供销合作社人以不用种方式为奥运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新疆县供销合作社的伽师瓜、云南蒙自县供销合作社领办的石榴专业合作社的石榴都被送上奥运会的餐桌;苏果超市的苏果营运中心市场策划分中心执行总监毛相飞、苏果采购管理中心采购业务执行总监华天涓是奥运火炬在南京传递时的第152棒和第153棒。
2008年8月8号,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鸟巢的奥运开幕式时,奥运村里有一个胸带“海尔白家电主管”的小伙子却在奥运场馆紧张地忙碌着,他在为场馆里的家电做来回的巡查与检修。他就是安徽阜阳供销合作社社属企业阜阳商厦维修中心的职工——张振东。
张振东,今年30出头,戴眼镜,文质彬彬的。2008年对张振东来说,是个不寻常的一年,百年奥运在他的人生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之中的7个月,他都作为志愿者在北京为奥运会、残奥会忙碌着。当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圆着他们的奥运梦时,张振东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圆着供销合作社人别样的奥运梦。
2001年毕业以后,张振东就到了安徽阜阳供销合作社的直属企业阜阳商厦维修中心做了一名维修工,踏踏实实的工作风格、精湛的技术,赢得了客户的赞赏。
2007年3月,在青岛海尔集团举行的全国服务师认证中,张振东以出色的成绩获得了《超级金牌服务师》的资格证,这为他能参与奥运志愿者服务打下了伏笔。
2008年元月,他接到了北京奥运服务师的测试技能的通知,他坦言:“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无比激动和兴奋。”凭着过硬的理论功底和实际动手操作,张振东顺利地通过了奥运服务师理论和面试的测试,成了安徽省仅有的3名奥运服务师之一。“阜阳市就只有我一人!”说起这些,张振东至今仍感到自豪。
去北京之前,阜阳商厦全体员工为他开了个欢送会。张振东很激动:“奥运会,这个世界人民都在关注的运动会,它也是我们华夏子孙期盼百年的运动会,我不仅将要去亲眼目睹,更重要的是我还能为它加油助力,这也是我一生的荣幸!非常感谢我们商厦的各位领导,尤其是我们的张志锋总经理,准确地说,是他们给我搭建的一个大舞台,方才使我有机会参与到为奥运服务中。我一定好好干,为供销社合作社系统争光,为阜阳人民争光!”
3月1日,载着单位领导及阜阳人民的众多期盼和嘱咐,在同事羡慕的眼光中,张振东登上了去北京的列车,这一走就是200多天。
通过近一个月的“拉练”式培训,张振东对奥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最终他顺利地通过PK鉴定,并获得了总成绩第二名。
奥运会场馆共有32个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共分为5个区域。张振东被项目组任命为其中一个区域(媒体村、汇园公寓、奥运村)的经理,并兼任奥运村的场馆经理。这几个场馆,是本届奥运会中责任最大、人员又复杂、机器种类数量最多的场所。3个场馆的机器累计台数占奥运会使用机器总台数的2/5。仅一个奥运村,就占地72万平方米,共分为住宿区、运行区和国际区,它是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的运动员和技术官员临时的家。在奥运村共安装使用了十多种海尔产品,累计数量达15000多台。
张振东和他们的服务师不仅要负责1000多套空调的安装,同时在赛事期间还要负责对区域内所有电器的巡检维护。并且是每天至少巡检一次。整个奥运会结束后,他们累计巡检超过了24万次。
虽然在村内有专车接送,但是由于后来村内交通的限制,张振东只能步行去巡检。自3月1号张振东来到北京,直到残奥会结束,他穿破了5双鞋,每一双都是因为走路太多,鞋底被磨破。
张振东是主管,管理着40多人的队伍,事情特别多。7月份家电移入期间,他每天都是忙到深夜,没有一天是在12点之前就睡下的,这段日子,张振东累并快乐着。
“在奥运村我不仅要和一些技术官员沟通、协调事务,还要管理好自己40多人的队伍,并且还要保证机器100%的正常工作。说实话,面对着这样艰巨的任务,对我这样一个从来没有做过管理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考验。每天的早晚例会、每周的项目组总结汇报会特别是奥运开、闭幕式,我尤其谨慎,24小时都要盯在现场。通过我的不懈努力,最终我还是走了过来,也得到了奥运村内领导致信到项目组的表扬,同时也受到海尔奥运项目组的各级领导的好评。”
张振东觉得,当了回志愿者,他所得到的远比付出的要多。在奥运村他获得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奥运村残奥村运行团队”颁发的《个人表现突出奖励》证书和“海尔奥运服务团队”颁发的《奥运服务突出贡献奖》证书。他带领的海尔奥运服务团队还得到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奥组委赠与的两面锦旗。上面写着:“奥运建设不遗余力,保驾护航屡建奇功”、“品牌赢美誉,奥运创一流。”
10月1日,归心似箭的张振东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回家的列车,甚至来不及给心爱的女儿买上一个小礼物。
回到单位,张振东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热烈的欢迎,灿烂的笑容一直绽放在他脸上。张振东做奥运志愿者的事迹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以后,他成了名人,他感觉生活有了点变化。一天他在上班时,有位不认识他的客户向他打听,“你们单位的奥运志愿者回来没?”张振东旁边的同事笑了:“他就是张振东啊!”甚至还有的客户听说他回来了,就跑到商厦找到他,邀请他去家里坐坐、聊聊。
对于这些变化,张振东显得很平静:“我还是一种信念:机遇始终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机遇面前不是在一旁等待,而是要去争取、要学会把握!”
12月23日下午,记者拨通他的电话,他仍然在客户家忙碌着。
这届奥运会,让张振东刻骨铭心;这个冬天,在张振东的记忆里格外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