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传来消息,将把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将纳入官员绩效考核。这种做法会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成为改善安全生产局面的又一项重要措施呢?
据悉,2008年上海未发生特大安全事故,保持了总体平稳、趋向好转的安全生产态势,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04年实际发生数相比累计少死亡1506人。但是,今年是落实“迎世博”各项任务和启动扩大内需项目建设的冲刺年和关键年,上海面临着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
一方面,今年是建国以来上海基本建设工程量最大的一年,投资规模将超过1700亿元,相当于常年的2倍,许多项目工期紧、任务重、难度高,安全生产压力非常大。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上海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压力,部分企业可能会减少安全投入,一些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可能会产生思想波动,可能增加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此外,上海重点目标也面临严峻考验,目前沪上有1.4万幢24米以上高层建筑,其中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有400多幢,还有360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和200多公里正在运行的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系数和安全管理难度大。
所以,今年上海市政府将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列入了22项重点工作之中。今年将出台区县政府安全生产履职考核办法和安全生产事故“黑名单”制度,以提升上海安全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一方面,上海市将继续推进两个主体责任,出台区县政府安全生产履职考核办法,将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纳入对各区县党政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进一步推动行政首长领导责任的落实。另一方面,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黑名单”制度,逐步健全事故责任追究的社会监督、警示约束机制;还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档案管理数据库,督促、引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08年上海有36人因为重特大安全事故、工矿伤亡事故等被追究刑事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受到处理的有96人。
事实上,上海市的这个做法是传达了这样一个声音:从“只关注GDP发展”到“可持续发展”。而这个可持续发展,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不要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事故多发的基础上。
据悉,今年2月3日,湖南浏阳全市公务员大会通报了2008年该市国家工作人员考核结果,35人不合格,辞退4人,行政开除13人。
年前,山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修订“十一五”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方案(试行)的意见》。对于煤矿大省山西来说,省委提出“不要带血的GDP”,将安全发展与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并列。省委书记张宝顺曾表示:“发展是硬道理,但没有安全保障的发展就没道理。如果连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不能保证,发展再快也失去了意义。”
2月9日,重庆电视直播了綦江县政府部门考核排名,现场公布并直播了全县20个街镇、72个县级部门的年终考核排名,并对部分年度工作目标没有完成的部门下了通牒:责成排名最后两位的分管领导引咎辞职。据悉,从今年起,綦江还将更加重视考核奖惩,并严格兑现。对各街镇、各部门严格按绩效考核办法打表计分,严格按考核结果进行排位,并向社会公布。对连续两年末位的领导班子将进行调整。
所谓绩效考核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绩效考核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如今给官员实行绩效考核,而考核内容不止GDP发展,更包括安全生产、主要政绩等内容的考核。对于直辖市上海来说,他们对于区县领导人的考核标准,事实上拿到其他省,就相当于对市县领导的考核标准。上海市出台的这个政策,会否得到其他省市在安全生产监管领域的借鉴,会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可以等待时间的检验。
(李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