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我和外国人的故事
郭晓茹

  2008年,郭晓茹代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纪念改革开放30年“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本报编发其演讲稿,以飨读者。

  我和外国人的故事,还要从我小的时候说起。我是1980年在黑龙江省出生的,从小姥姥带我长大,那时我经常问姥姥:“咱们家南面是什么地方呀,北面又是什么地方啊?”

  姥姥告诉我“南面是松花江,北面就是外国啦。”

  “外国是什么地方呀?”

  “外国就是外国人住的地方,那里有老毛子,还有日本人。他们都邪乎着呢!”

  每次提到外国的时候,姥姥都不忘提醒我一句:“你要听话,要不就给你嫁到外国去!”

  姥姥这种带着威胁语气的命令除了能让我更乖一点外,另一个后果就是:让我从小就觉得外国很可怕,外国人也很可怕。

  上学后,我知道了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知道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绚烂多彩的其他文明存在。于是,在我对外国的感受里,恐惧感开始一点点减少,好奇感开始一点点增加。我经常想,我什么时候能到外国去看看呢?

  再后来,老师告诉我们,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走出去,引进来”,为的就是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来更好地建设祖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国外去。从此,“改革开放”这个词在我的脑海里就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意义——它是和出国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有改革开放,我就有机会出国看看。我倒要看看外国人是不是真的那么“邪乎”。

  终于,在上大学后,我真正接触到了第一个外国人——一个美国老太太,彼德斯教授。在我大一的第二学期,她每个星期给我们上两个小时的英语口语课。为了鼓励我们听英语广播,彼德斯教授让我们在每堂课前汇报上一周听到的英语新闻,而她会请汇报最好的两个同学吃饭。于是,每个周一的晚上,这位美国老太太都会带着两个中国学生出现在学校附近的餐馆里。就在这一顿顿的晚餐中,我们了解到,她原来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教授,退休后,每年都要来中国的大学执教一个学期。她给我们上课是不要报酬的,往返中美的费用都由自己负担,她是在做志愿者!“啊,志愿者!”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志愿者”这个词,彼德斯教授以她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描绘了一个十分鲜活、具体的志愿者形像!以至于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接触到“志愿者”这个词,我眼前都会浮现出这位美国老人的样子。所以,在北京奥运会招募志愿者时我立刻报了名,虽然因为工作原因,最终没有做成,但是这种志愿者精神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就被彼德斯教授撒播到了我的心中。

  像彼德斯教授一样,改革开放后,有大批外国学者来到中国,他们在传授给中国学生具体知识的同时,还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从精神层面影响着中国人。相比起来,可能后者对中国年轻人的发展、对中国的未来意义更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的成长,我和外国人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2007年1月,受单位派遣,我参加了国际合作联盟组织的一个合作社培训班,有幸和来自其他十个国家的学员一道,在印度、泰国和日本进行为期4个月的培训。我很兴奋,小时候的梦想终于实现,终于可以出国看看了!但是,此时我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对外国充满恐惧的小女孩了,作为培训班里唯一的一名中国学员,我代表的是中国供销合作社、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全体中国青年!所以,在整个培训期间,我认真学习,负责任地做好每一件事,始终以一种积极的姿态诠释着中国。

  3月9日,合作社培训班由泰国转到日本学习。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在午夜前来到了位于东京西郊的驻地,大家都疲惫不堪。谁知,刚放下行李,我们就接到通知:原定3天后举行的汇报会被提前到第二天。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利用剩下的几个小时来做准备,在第二天上午向日本农林水产省汇报。当时学员们都傻了,经过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大家哪里还有力气准备什么汇报呢?国际合作联盟带队的老师很理解地说:“大家旅途很辛苦,没关系,大致讲一讲就行了。”但是,我想,这是我做为培训班里唯一的一名中国学员在日本的第一次正式亮相,我代表的是中国,我一定要做好这个汇报!于是我立刻动手,经过彻夜苦战,终于在天明前完成了各项准备。全部汇报结束后,日方组织者总结时说:“这次汇报最精彩的,无疑是中国学员。她让我看到了中国年轻人身上的巨大能量。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发展得这么快。谢谢你!”

  他的话音刚落,掌声瞬时响起。我知道,那掌声,是送给中国的!

  上面就是发生在我和外国人之间的几个故事,从一个东北小镇里对外国充满恐惧的普通女孩,到现在赢得外国人的认可和尊重,我成长中的每一步都深深镌刻着改革开放的印迹。在这二十几年里,在祖国改革开放的同时,正如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一样,我的知识在增长,心智在成熟,国家责任感在增强,在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思考、辨别方向,我们知道了该如何面对国殇,如何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把责任担当!看,在抗击冰雪灾害的现场,在抗震救灾的前方,在奥林匹克赛场,在一个个志愿者的岗位上,到处都有我们年轻的臂膀、坚挺的脊梁!

  我相信,正如在过去的30年一样,改革开放仍将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不竭的力量,让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实现更多的梦想。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我坚信,我的人生会在改革开放的中国闪光! 

  (作者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人事部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