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之前,国家公布了物流产业振兴规划,为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宝供物流集团的董事长刘武成为很多媒体追逐的焦点,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现代物流与农民增收的关系问题。
“我在全国人大有一个发言,当时我讲了为什么要发展现代物流。农民增收、节能减排、企业发展不协调、资金投放过大,所有这一些问题,深层次来说都跟物流有关系,特别是农民增收的问题,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有一次我出差去兰州,早晨九点多从宾馆出门的时候,就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在那里卖一些非常漂亮的水蜜桃,一斤才5毛钱,当我12点多回到宾馆的时候,这一担桃子一个都没有卖出去。后来我拿了100块钱把这一担桃子给买下来。为什么我要买这一担桃子呢,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们的物流工作没做好,如果我们的物流工作做好了,帮助农民把这些水蜜桃运到1000公里以外、2000公里以外,那么它就不会只卖5毛钱,也不会一个都卖不出去。而我们回过头来看,在中国的很多地方,甚至在某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比较容易买到美国加州的橙、苹果、香蕉、葡萄,而你在美国却吃不到广东的荔枝,或者山东的梨,或者是陕西的苹果,更谈不上兰州的水蜜桃。不是美国人不喜欢吃,而是我们的物流能力、物流水平还没办法把这些新鲜的水果,保质保量、价格低廉地送到美国去,送到全世界去。所以要解决“三农”的问题,要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一个很关键点就是在于流通的现代化。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农民依然是丰收发愁,欠收也发愁。
农产品的生产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如果生产出来卖不出去,就会造成“谷贱伤农”。事实上,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正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正在成为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矛盾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其损失足可以供给两亿人的生活。
目前,农村现有的物流条件远不具备现代要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这个链条中,运输环节的不足,导致这个链条变得较为脆弱,极大地制约了实物流、资金流乃至信息流的流动,出现了“肠梗阻”现象。所以,农产品物流问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