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农资监控,有效化解农资价格上涨对农业税减免等支农惠农政策实施效果”。日前,来自福建省长寿县岩溪镇湖珠村的全国人大农民代表陈文龙在团组会议上呼吁。
陈文龙认为,2007年以来,农业生产资料持续上扬,涨幅明显提高,进入2008年,涨幅逐步加大,呈现逐月上涨和普涨局面。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农民的经营成本,对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造成了重大影响,冲蚀了农业税减免等支农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价格上涨过快,也将会降低农民农业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民收入未来增长潜力,同时也将弱化农业税减免等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成为阻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因此,陈文龙建议,国家应加强对农资的宏观调控,加强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农资价格市场动态,特别是化肥农药市场的监督检查。
他说,国家应继续落实对农资生产企业在税收、运输、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减免化肥运输过桥、过路费,化肥供应高峰给化肥运输实行绿色通道,降低运输成本;合理布局农业化肥生产布点,就福建平和县而言每年需用化肥约30万吨,农药5000吨,国家在增加大型化肥农药企业的选点布局上,应对平和这样农资需求大县给予考虑进一步加大农资综合直补力度和范围,积极推广农资技术,大力开展测土施肥。
同时,陈文龙提议,进一步完善健全农资淡季储备制度,建议政府尽快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用价格调节基金解决淡季农资储备问题,用价格调节基金平抑农资市场价格,避免农资价格大起大落;建立农资市场准入机制,理顺农资物流渠道。建立以县生产资料公司为龙头的农资流通组织,对农资流通企业,从经营条件、区域布局、信誉程度等方面进行一次资格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取缔其经营资格,净化农资市场。建立和完善全县农资终端销售,零距离服务平台,理顺农资物流渠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更好地为“三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