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连续发生3起因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的较大事故,由最初涉险3人,最终导致11人死亡、6人受伤。安监总局发通报称,要坚决避免类似事故再发。
通报称,事故暴露出一些单位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一是思想上不重视,未制定应急预案,或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差,未进行应急演练,不能指导科学施救;二是安全管理混乱,无风或微风作业,又未对作业现场进行有效的气体监测,安全措施不落实;三是对长期废弃巷道或封闭空间可能造成缺氧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认识不足,从业人员缺乏相关知识,作业程序不规范;四是部分工程项目层层转包,监管缺失;五是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六是安全投入不足,没有配备防护装备和相关检测监控仪器。
为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总局要求加强预案工作;加强井工矿山企业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和通风管理;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保障措施和制度;加强对外包、转包工程的安全监管。同事要求加强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并加大安全生产和应急投入。
三起事故是:
2月22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矾山磷矿425水平掘进工作面因没有安装局部通风设备, 1名工人中毒晕倒,另外2名工人施救,导致3人死亡。
3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中盐吉兰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在调试炉气净化装置除尘器过程中,1名工人一氧化碳中毒晕倒,另外8人盲目施救,最终导致3人死亡、6人中毒。
3月8日,安徽省池州地区东至县迈捷矿业公司花山锑金矿在井巷维修作业中,1名工人窒息晕倒,另外4名工人盲目进入盲巷施救,5人死亡。(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