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逾不惑之年的下岗女工,一位与病痛抗争险些瘫痪的胜者,一位身挑重任带动一方百姓增收的发起人,这正是被社员们亲切地称为姐妹的北京七彩缘编制专业合作社社长——刘玉凤。
下岗待业 开创合作事业
刘玉凤是北京市通州区八各庄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多年来一直在通州城区工作。然而平静的生活让一场下岗潮所打乱,她和爱人双双下了岗。为了维持生活、贴补家用,刘玉凤在物美超市打起了临时工。
即使在生活最困苦的时候,刘玉凤也常会动手编织,她告诉记者:“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手工艺品编织,这么多年一直也没有放下过,有空就编着玩。”沉浸在兴趣中的刘玉凤忘却了生活的烦恼,每当看到自己的作品时,喜悦和成就感油然而生。于是,一个念头在刘玉凤脑海中闪现:为什么不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做成一番事业呢?
为了能解决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有关部门举行过多次创业讲座,而刘玉凤每次都不放过这些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培训,她了解到创业既能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又能带动他人增收,于是毅然从城里回到八各庄村,开始筹办专业合作社。
2006年北京七彩缘编制专业合作社的前身——北京姐妹缘编织社正式成立了。
突发意外 事业起步受阻
2007年初夏的一天,一家外贸企业想与合作社发展订单业务,但刘玉凤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因是合作社的机器设备还很难应对大批量生产。但刘玉凤不愿放过这次难得的机会,硬是拿下了这张订单。经过有关部门的帮助,合作社顺利地筹措到资金,购买了一批新的机器设备。
新设备来了,为了加快进度,刘玉凤亲自投入到安装设备的工作中。然而,意外发生了,正当刘玉凤弯下腰搬东西,向上起身的时候,突然腰部一阵剧痛,随后便摔倒在地。“我原来就有腰痛的毛病,当时可能用力又太大,一阵剧痛差点让我晕过去。”刘玉凤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还心有余悸。
事发后,为了不影响工作,刘玉凤没有去医院检查。几天后,她突然感到自己下半身失去了知觉。原来这次腰部肌肉和韧带拉伤造成了体内受伤出血,加上没有及时治疗和休养,使得体内伤口发炎,从而压迫下端神经,致使腿部没有知觉。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她和家人以及社员们一时间难以接受。
瘫卧在家 难弃合作社
瘫卧在床的刘玉凤曾一度失去斗志,然而每当想到合作社,想到社员们的未来,她都难以放下。很快刘玉凤战胜了自己,并鼓励社员们,无论如何她都会把合作社办下去。
两个月后,医生复查时要求刘玉凤必须起来走路,否则会造成肌肉萎缩,神经坏死,可能永远都站不起来。为了能早日恢复,她每天坚持锻炼。起初,是爱人搀着她向前走,慢慢地她开始自己用双拐,一步步往前挪动,社员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上。两个月后,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刘玉凤可以独立行走了。
在受伤的这段日子里,社员们没有一个离开,“她们都希望我早日康复,继续把合作社办下去。”这让刘玉凤感到身上的责任更大了。
病情好转 合作社焕发新活力
随着社长刘玉凤病情的好转,合作社又焕发了新的活力,并于2008年6月,在原姐妹缘编织社的基础上她创办了北京七彩缘编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业务范围不仅限于衣帽织物,还开始进行手工艺品的编制和创作。眼下,合作社在她的带动下,正进行工作车间、展览展示厅及办公室的装修,进一步完善各种硬件设施的建设。
据了解,目前该合作社辐射周边3个镇,已发展社员1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实现社员平均年收入近万元。
当看到合作社一天天好起来,刘玉凤对合作社的未来充满信心的同时,又萌生了一个想法:创建合作社自己的品牌,她激动地说:“合作社要有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