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3·15”成为一种理念

张高科

  每年的“3·15”都是媒体和社会“集中曝光”的日子,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无良者受到法律的严惩。在过去的一年,消费领域发生的系列事件曾让我们丧失信心,诚信和良知的坍塌,让多少人痛心疾首。“3·15”,我们需要一双有力的手,带我们走出昨日的阴霾,让诚信得到恢复和重建。这一天,老百姓为之欢呼,而失信企业却为之惊慌。然而,“3·15”之外的日子,我们又将怎样面对?农资行业也面临这个严峻的话题。

  今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在农业连续5年增产的高基数上,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国内外很多新的挑战。国内,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化肥价格的“过山车”式的剧幅波动使得农民的观望情绪愈加浓重,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一直在持续,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低价位运行,也直接影响了农民的购肥积极性;另一方面,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我国北方降水明显偏少,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受到严重的干旱,有些地区还兼有冻害,旱冻交加,历史罕见,这些都使夏粮生产面临严重威胁。国际方面,世界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也在不断显现,国家多次强调,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在当前形势下,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抓好化肥打假和监管直接关系农业和粮食生产,关系农民收入和权益,关系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面对严峻挑战,要实现粮食的增产,必须全力以赴做好化肥的打假工作,保证数量足、质量优、价格稳的化肥投放农村市场。日前,农业部已经发出关于印发《2009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了农资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各地各部门要认清当前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狠抓大要案查处,构建长效机制,完善各项保障措施,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随即“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又陆续在全国展开。

  我们要吃饭,土地要用肥,这些质量安全没有孰重孰轻。农民是农资的直接消费者,维护农民的利益关系到农业的稳定发展。我们不能只在每年的3月15日的时候想起消费者,想起农民。希望“3·15”不止是一个世人关注的日子,而应该成为所有人“诚信至上”的理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