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的安防行业多年来一直以边缘性产业的姿态在国内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尴尬前行。虽然大大小小的安防企业遍布全国各地,但是足以统领全局的巨头领航企业,始终是千呼万唤不出来。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资金的强大后盾,资金链的牢固度尤为关键。上市,与资本市场携手,借助资本的力量做大做强,成为许多安防企业实现强大的梦想桥梁。本世纪初期,不少安防企业在上市融资之路上锐意进取,决意开辟一片新的疆域。
天津亚安 首战海外资本市场告捷
2005年5月11日上午9时,随着股市开盘的最后一记钟声敲响,中国安防第一股——“亚安科技”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中国安防企业第一家在海外成功上市的民营企业。天津亚安,当年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是名不见经传的,上市的成功为她赢来了所有的关注目光。亚安成功的意义更在于,为前赴后继试图上市融资的安防企业注入了一支及时的强心剂。
亚安决策者叶辰先生谈到亚安的上市之路曾表示:亚安的上市目的主要是想通过上市来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和运营水平,是为了让亚安在国际化道路上上一个台阶。
如今亚安科技挂牌上市稳步地走过了3年,在同国际资本市场不断的磨合与学习中,亚安学习海外资本市场的成熟做法,适应国际市场惯例和规范的做法,彻底对企业内部进行改进,引入国际化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逐渐化解各种差异所产生的各种冲突,从客观上极大地推进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接着,苏州科达在新加坡成功上市;海湾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06年同洲电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北京蓝色星际于2007年6月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2007年10月29日,CSST正式转板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成为第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安防企业。这些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安防企业带来了上市的曙光。
浙江大立 国内成功上市再掀浪潮
2008年2月18日,作为国内红外热像仪和安防监控两大行业中的佼佼者,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6年多的积累,终于成为首家成功步入国内主板市场的企业。从一个科研所到股份公司,再到中国红外与安防监控两个领域里的翘楚,现在,又成为这两个行业中第一家在国内主板成功上市的公司,这一系列转变可谓是水到渠成。
大立科技董事长庞惠民谈到公司的成功上市表示:期待能通过上市,将过去很少被非业内人士所知晓的红外及监控两个行业带到公众面前,让他们了解其中的产品以及应用。让整个社会了解这两个行业,才能让其进入到更广阔的应用领域。上市就是让企业站在新的平台上去发展。
业内人士都应该知道,要在国内A板上市的企业需要达到很多的条件,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企业可以看到了营利和前景,并且其过去的经营成果可以预示在一定的时间内,能给投资者一个持续稳定的回报,这也是国内上市比国外要求严格的所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大立的成功上市,足以证明安防行业、安防企业已经得到了国内资本市场的青睐,更得到了国人的认可。
曾有资深人士预言:2008年将会有不少安防企业上市融资,火热地掀起第二波安防企业上市热潮。果然,继大立的成功上市,5月20日,又迎来了大华股份于在深交所中小板开始挂牌交易的好消息。从海外的成功融资到国内主板上市,很显然,安防行业乃至安防企业已经走出了不为人知的泥沼,开始大踏步地走向理想中的未来。
上市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日益壮大,上市融资制度的日益完善,以及安防行业的知名度提升,安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广大经济学者、专家的关注热点。不少专家学者都撰文,旨在为安防企业融资、上市出谋献策。
在“平安城市”、“科技强警”等建设契机下,安防产品的成长空间无可限量,安防企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绝好良机。目前,安防产品已经从军用走向民用,在众多行业当中是最具成长力的行业之一。从消费的方面看,随着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大众对安防用品的消费不断提高,需求相应不断提高,在消费方面企业消费和个人消费当中会蓬勃生长,在政府的引导下市场环境会不断地变好,企业的竞争力可能会从价格的竞争走向质量的竞争。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地良好,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安防企业的集中化将会成为未来的趋势,集中化的过程当中需要企业迅速地抓住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把自己的规模做大,把自己的实力做强。
先天的不足,令安防行业在上市融资之路上比其他行业遇到过更多挫折,走过更多弯路。但是安防行业已经在种种困境中也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日渐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可以在浩大的上市群体中看到更多安防企业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