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溴二苯醚,应用于我们生活多个方面的阻燃剂,这一几乎无处不在的化学产品,可能正在威胁我们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在欧美多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的背景下,中国正成为溴系阻燃剂在世界范围内增长最为快速的新兴市场。在研究和法规方面,我们对这一潜在的可能危害,是否仍未设防?
为了预防火灾,它在三十多年前被发明出来,添加到塑料和树脂中,用以延迟着火,从而抢出让人逃生和扑救的时间。但国内外环保科学家们已发出警告:多溴可能正在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带来的后果包括智力下降、免疫力变低、癌症、生育困难和畸形儿。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为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电子工业成为多溴联苯醚的最大消费领域之一。其中被用得最多的是十溴二苯醚(以下简称十溴)。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五溴二苯醚(以下简称五溴)、八溴二苯醚(以下简称八溴)和十溴二苯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致使它们被欧盟和美国部分州禁用。然而,十溴在中国仍然“逍遥法外”。我国所有的阻燃法规或标准,只强调要通过毒性试验和阻燃试验,而从未依据人体健康因素作出要求。
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成了阻燃剂的新兴市场。美国知名咨询公司弗里多尼亚集团公司的研究报告称,全球阻燃剂需求将以每年4.8%的增速继续增加,2009年将达到220万吨,市场价值达49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将成为需求的主要推动力。而2002~2004年中国的阻燃剂年均消费增长率是全球的4倍,超过20%。增加的市场份额主要来源于电子电器和汽车市场。2007年中国阻燃剂产品中,溴氏家族占84%。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全国阻燃学会副理事长王玉忠说,目前为止,十溴是最便宜、效果最好的阻燃剂,已成为我国产量最大、用量最多的阻燃剂品种。中国染料工业专家顾问团高级顾问陈荣圻也在其一篇论文中指出,我国十溴产能力已达5万吨,实际年产量约2.5万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4,总产量的1/5。
在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翔看来,国内的研究仍显不足,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完整的研究。化学品安全协会副理事长刘利民也指出,在化工行业中,阻燃剂并没有被作为一个专门问题来研究。
世界上首批进行人体摄入溴阻燃剂研究的环境化学家之一、瑞典国家化学品监督署专家伯特·欧文·伦德日前指出,如果法国和英国的风险评估认为十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欧盟可能在2010年立法禁用十溴,而不仅止在电子、电器产品。
目前我国针对阻燃剂标准仅有的两个规定来自信产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仅要求公共场所的电子电气产品、家具、纺织品、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等必须达到相应的阻燃级别,均未明确禁用或限用十溴。另外,按行业标准,飞机、汽车、火车和地铁的内装饰材料也未排斥十溴。
尽管更加安全的无卤阻燃剂已经出现,但凭着低廉的价格,溴系阻燃剂仍是国内应用主流。
如果不真正重视阻燃剂问题,加大阻燃剂对环境和人体危害的研究、健全相关法规,阿琳·布鲁姆的话,或许不会是一句耸听的危言。
(苏岭 陈军吉 卢丽涛 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