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4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供销合作社主任当选“村官”
——记黑龙江肇东市涝洲镇合居供销合作社主任于万君

  于万君(左一)指导村民们修建大棚。 冷继东 摄

  供销合作社主任当“村官”,在供销合作社历史上可算是件稀罕事儿。黑龙江肇东市涝洲镇合居供销合作社主任于万君,就是凭借服务“三农”的真情换来了民心民意,高票当选为合居村村主任,成为引领广大农民科技致富的“领头雁”。 

  涝洲镇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过去,水稻生产是沿用落后的旱作床育秧技术。于万君为了帮助农民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通过当地政府,向农民推广大棚钵体育秧栽培新技术。起初,由于农民认识不上去,不愿接受新方法,为了让他们能更快更好地接受这种新技术,于万君把自己家当作了实验室,会同农业站技术人员,研究出专门用于大棚钵体育秧的“秧盘肥”。这种肥料防病壮秧,使用方便,节约成本。在春播前,于万君带着自家实验室长出的粗壮秧苗,与当地政府领导一起,深入十几个村,讲解新技术好处与要领,现场承诺无效包赔损失,说得农户心服口服,使钵体育秧技术得以在全市水稻生产中迅速推广应用,成为肇东市水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与创新。目前,全市应用面积20万亩,年节约成本200万元,增产水稻1000万公斤,增收1800万元。于万君生产的秧盘肥,已经工商部门注册并建厂,年产200吨。

  肇东市盐碱地多。为了解决盐碱地低产问题,于万君在省科技厅及有关专家帮助下,采用有机酸消除碱害的办法,研制出强力抗碱专用肥料,增产效果十分突出。2007年,许多农民应用此肥在盐碱地创出了亩产水稻1450斤的好成果,使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涝洲镇富强村农民李宪斌,800亩盐碱地应用抗碱肥后平均亩产1300斤,当年盈利25万元。而与此相邻的合居村农民张作石,由于忽视碱害,未用抗碱肥,900亩盐碱地亩产只有300余斤,当年亏损30万元。2008年,于万君得知后,向他传授抗碱知识及方法,在生产中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又借给他生产资金10万元,应用了专用盘肥及抗碱肥,亩产达到1200余斤。不仅当年还清30万元外债,还净挣10万元余。

  此外,于万君还通过帮助渔业改进粗放粗养技术,加速养鱼农民致富。从北京、江苏请来养殖专家给渔民讲课,推广南方高密度驯化养鱼技术。为保证新技术推广成功,于万君牵头成立了鱼病防治中心,从北京渔经公司高薪聘请技术员,为渔民免费检测水质及鱼病,防治渔业生产中的各种疾病。他还投资建起了颗粒饵料加工厂,根据各类鱼的长势及生长期所需营养搭配自制饲料,同比每吨料可使渔民节约300余元。一般养鱼农户每年需投喂饲料百吨左右,每户可年节约二、三万元。他还根据当地一些渔农引进鲶怀、嘎牙子等新特品种的实际情况,投资100余万元建立一栋400平方米的冷藏库,年贮鲜鸡肠700吨,以满足杂食性鱼类生长所需,进而使新技术、新品种在当地广泛推广,加速渔农科技致富。合居村养鱼农户陈喜武,承包70亩鱼池。在改应用新技术以前,亩产商品鱼不足500斤。养了几年没攒钱,反倒欠了外债。于万君得知后,帮他应用了高密度驯化养鱼新技术,还帮他解决了5.4万元的饲料及增氧投饵设备。使他平均亩产鱼增加到1500斤,纯收入8万余元。于万君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先后捐助农村修路3万余元,捐助农村学校2万余元,扶持贫困农户3万余元,四川地震捐献2万元,帮助农户发展生产拆借资金累计200余万元。

  一言一行总关情。于万君真心服务“三农”,赢得了民心民意。2008年9月,于万君所住的合居村改选村委会主任,于万君以97%的得票率当选村民委员会主任。公布选票后,村民一片欢腾。

  上任第一天,于万君就召集全班人马,针对秋收研究解决稻田排水问题。第三天就雇抓沟机亲临现场到北甸子指挥修400延长米的堤坝,彻底解决了排水沟水位过高、灌进稻田淹地问题,及时避免了几百亩水稻被淹。接着,他又组织人力物力,起早贪黑疏通全村排水设施,清理下水管道,畅通屯内积水。他听说村南硬化路下有一个淤死多年的排水管没有通开,就自制铁钎沿着路两侧扎了三天,终于把这个直径70厘米长10米的排管找到并疏通,彻底解决了附近稻田春灌难、秋排难的两大难题。工程施工中,由于村集体财力匮乏,他个人自筹6万元资金,利用半个月时间,组织人力、物力、运力,在全村3个自然屯整修了500延长米的屯路,拓开了10余处排水沟,下了12处排水管道,解决了全村屯内排水难、行路难的多年忧患。     (冷继东)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