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有贵:
办农机合作社的六大优势


  办农机合作社一是在解决农民购不起问题上更具优势。高性能和大中型农机具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化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作用。农机合作社除了通过向金融部门贷款和获得政府农机具购置补贴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社的积累和向成员筹集资金等方式,解决购置高性能机具、大中型机具和配套机具的资金短缺的难题,从而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民购不起农机具的问题。

  二是在提高农机具利用率和经济性上更具优势。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可以在很多方面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合作社统筹购置,可以解决重复购置问题,实现机具的配套,有利于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合作社与成员是利益一致的经济共同体,这一特质使农业机械作业市场稳定,有利于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随着农机合作社实力的增强和经营能力的提高,市场信息获取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也会增强(如一些农机合作社开展跨区作业等即是很好的例证),也有利于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

  三是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更具优势。农机合作社还可以从两方面促进农民增收:由于农机合作社为成员提供机械作业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可以把农机作业费用降到最低水平。农机合作社在发展机械作业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以逐步扩大贮藏加工、产品销售、生产资料购买等领域的业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是促进农机具与其他生产要素实现更优配置。农机合作社的互利合作机制有利于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加上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利于逐步解决好“有机无路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五是在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上更具优势。一方面,由于合作社是一所技术交流和培训的学校,可以提高职业农民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农机合作社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化服务问题,一部分农民可以专门从事非农产业(在农业机械化之前,很多外出就业的农民在农忙季节要回乡干农活),而从事农业的农民也可以实现专业化分工,这有利于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技能。

  六是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上更具优势。各地实践表明,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为国家财政支农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的载体,对农机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可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农民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