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网络,构建乡村现代流通体系
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布局合理、特点鲜明的全市乡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规划,为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要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和运用“行政推动,项目带动,市场运作”的方法,依托现有农资企业,充分发挥和利用基层社资产、设施、经营等优势, 采取外引内联的方法,打破行政区划,培育、发展一批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吸收各类资源,重组和创新基层社组织、经营体系,实现与农村连锁配送网络的对接与合作。要按照每个行政村有一个综合服务社的目标,以“两社一会”发展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逐步将通讯、医药、图书、农机等经营项目和劳务、技术等代理业务融入网络经营范围,实现“一个平台,多家使用”,提高网络使用效率和功能。要坚持“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在做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服务,不断扩大农资网络的覆盖面,提升农资连锁配送功能,自觉维护市场秩序,维护市场价格稳定,确保农资质量安全,发挥好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探索发展农产品物流企业,积极开展农副产品加工、直销、配送和信息等服务,实现现代流通与现代农业的对接,提高网络的经营规模与活力。
开放办社,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开放办社是发展壮大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要面向社会敞开大门,积极吸纳各类经济组织加入供销合作社,把更多的优质社会资源吸引到供销合作社的网点和队伍中来,为供销合作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要把握区域发展新趋势,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广辟招商引资渠道,加强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不断拓展供销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引导农民组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完善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机制,以推进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生产、规范化运作,让专业合作社成为创新技术、培育产业的基地,以推进专业合作社品牌化,实现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的对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要积极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组建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整合、改造和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促进全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龙头引领,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要以提升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带动力为重点,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品种、工艺和设备,加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对接。要抓好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企业的档次和水平。要按照每年建成十个农村集贸市场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产积极争取项目、筹集资金改造和新建一批农产品交易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把农村集贸市场建设作为服务“三农”、培育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载体。
实业兴社,壮大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实力
社有企业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支撑,实业兴社是供销合作社兴旺的必由之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产业结构和创新经营业态提升社有企业内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社有资产监管和运营,不断优化产权结构、加快社有企业改革与联合发展。当前,要推进供销合作社由“管企业”向“管资产”的转变,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建立和完善社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机制,提升社有资产运营质量。要以耿马、永德片区联合合作为基础,支持和鼓励社有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兼并重组、投资控股,广泛吸纳社会优质资源扩充供销合作社资本,实现优化社有企业资本结构、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本运作方式的创新,构建全市供销合作社联合合作发展框架。要在抓好传统优势业务的同时,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开拓经营服务领域,积极培育产业基地,实现由流通向实业拓展,提高供销合作社企业的盈利水平。
供销合作社发展有过辉煌,也遇到过挫折。一定要在回顾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展望未来中抢抓机遇、着力推进“二次创业”、寻求更大的发展。
(作者系云南省临沧市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