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很多企业出现困难,企业的安全生产面临严峻考验。效益下滑让一些企业不愿意再增加安全投入,甚至原本应该投入的安全资金也减少,一些安全技术改造项目被推迟,一些需要治理的安全隐患也因资金问题而搁置或延迟。企业的这些做法无疑是目光短浅的表现,要保证效益,安全经费决不能省。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通过减少安全开支来保证生产,一旦出现事故,损失是无法弥补的。经济危机下是要节省开支,花少的钱办多的事,但安全工作如果过分节约,就会适得其反,“省”出祸患。过去就发生过企业消防器材生锈,无法使用,安全人员多次反映要求更新,可领导为了省经费就把更新计划搁置了。结果,不久后企业就发生火灾,损失巨大。
安全是实打实的工作,必须有着足够的资金投入。现在很多企业该添置的安全器材舍不得买,应建的安全设施不想建,甚至为了“节约”克扣职工的劳保用品,让职工在毫无安全保障的环境中生产工作。表面上看,确实为企业省了钱,实际上却是因小失大。安全投入跟不上,职工的安全就没保障,就像上面的那家企业,一旦发生伤亡事故,不仅影响企业生产,还得承担法律责任。
安全投入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必要保证,安全上的节约是对职工权益的侵害,是安全工作的隐患。一些企业之所以事故不断,无不与安全投入不足有关。安全工作要不得丝毫的“节约意识”,安全上的节约就是隐患的积累,总有一天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要想避免出现这种可怕的局面,就得消除安全上的“节约意识”,该投入的钱一分也不能少,每一个企业都应算好、算精这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