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上石岩茶,可谓机缘巧合。有一次,与同学逛一处新开业的茶市,各自挑了些喜欢喝的茶买。在一家店铺里,同学看上了一种石岩茶,店里还剩下一斤半左右,老板极力劝说同学全要了。听老板介绍,石岩茶属于炒青茶,留久则无香。老板想一次把存货清理干净,我就说,剩下的半斤我要了吧。于是花几十元钱,买下了半斤石岩茶。
之前我在同学处品饮过几回石岩茶,也曾去到过石岩茶的原产地广西金秀,但从来没买过。长久以来,我一直喝惯了半发酵的乌龙茶和全发酵的普洱茶,口味较重,对茶味相对较淡的炒青茶,始终不太感兴趣。这种情形,就像吃惯了浓油赤酱的川湘菜,对清淡的淮扬菜始终提不起精神一样。不过,我查阅过石岩茶的相关资料,在买的时候一一对照,也能对应得上。石岩茶的条索呈褐色,叶片肥厚,油亮有光泽,部分老叶子为姜黄色。而且石岩茶有一个最易辨认的特点——嗅干茶,如果有浓浓的煮熟的荸荠香,就是品质上好的石岩茶。
石岩茶是一种野生茶,生长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石岩上,故而得名。瑶族同胞每年的清明到农历四月底的这段时间,上山采摘一次。在过去,瑶胞不知医药,日常保健就是以石岩茶为饮,促进消化、清热解毒。若是遇有疾病,就用盐冲茶水服食,因而在《清稗类钞》中就有记载,清朝的时候,每年春天,地方官府都要向瑶胞派盐。而金秀的瑶胞寿星众多,除了水土养人之外,大概也少不了石岩茶的一份功劳。
以前我在同学处喝石岩茶,都是用玻璃杯,采用下投法,泡出来的茶汤虽然香,可是喝到最后,口腔中总有一股淡淡的涩味,想来是茶叶被长久地泡在杯中,被“泡死了”的缘故。于是我改用盖碗来冲泡石岩茶,经过几次试验之后,终于找到了最佳的冲泡方式:首先用温度适宜的水将茶叶泡舒展,涤去叶片上的尘土,除掉黄叶和老梗,将盖碗中的水倒出,然后以90度的水冲泡,不待泡老便将茶水滤出。以这种方式冲泡出来的茶汤,青中带黄,清澈明亮,刚开始啜之淡然,有一股淡淡的青气,稍顷,齿颊之间便充斥着一股甜润感,浓郁的荸荠香沁人心脾。我向同学介绍这种冲泡方法,他也欣然接受。毕竟石岩茶的茶性较淡,以怡人的香气见长,而非茶味。
(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