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5点起来去县里拉一车最新鲜的蔬菜,晚上忙到9点关门,无论刮风下雨天天如此。虽然很辛苦,但是我很踏实。比起在上海打工的日子,回老家创业让我感到更快乐,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七套乡产旺为农服务社社长王胜军感慨地说。
“我1997年就去上海打工了,一开始在制鞋厂打工,说实话也挣不到什么钱,后来我考了驾照,自己买了一辆车跑运输,常常夜里跑长途,不但辛苦而且风险还大。那时我就常常想着回老家干点什么。”2007年10月,在上海打工已有10年时间的王胜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回到家乡的王胜军看到自己的一个老表家办了一个村级服务社,生意红红火火,一家人也干劲十足,不由也琢磨自己能不能办一个村级为农服务社。
有了这个想法,王胜军立即和村里以及县供销合作社联系。“我没想到,村里、县里、特别是供销合作社非常支持我创业,都主动和我联系,上门服务。”王胜军说,“我们产旺村在七套乡和南河镇交界处,位置偏僻,离这两个集镇都有十几公里,村里人日常购置生产生活用品非常不方便。通过县供销合作社,我加入了好客隆连锁经营企业,成为了加盟店。当时,连加盟费都没有收,县社还帮助我对日用品消费进行配供,免费提供为农服务社的标识。”如今,王胜军那500多平方米的产旺为农服务社已经成为本村和周围三四个村近万名村民的生活依靠。
“为农服务社里的超市和农资门市的商品都是供销合作社给我直接配送的,价格公道、质量也有保证,老百姓都认可。”王胜军兴奋地说,“除了给村民提供这些生活和生产物资,我又投资了20多万元建了一个浴室,村里人终于有一个能好好洗澡的地方了。我今年还要扩建再搞一个农民文化活动室,正在装修,马上大家就能集中在我这里搞搞文艺活动,看看报纸、杂志,生活肯定要比以前丰富多了。”
如今,在响水县七套乡,产旺为农服务社已经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生意也相当红火。“我回到家乡后,发现挣钱的机会就在家门口,只要你肯动脑筋肯苦干,不愁干不出大名堂。”王胜军年纪不大,但透出一股精明劲。他说,尽管现在比原先跑运输要忙好多,但好歹是自己做老板,一年也能挣个七八万块钱。现在村民都大老远赶过来购物,而且服务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他只好让在无锡打工的父母和叔叔回来帮他一起干。
“万事开头难,我现在这个‘头’算是开得很不错了。目前,国家政策也提倡‘超市下乡’,加上县供销合作社的支持帮助,我的信心更足了。我打算在附近几个村全都开上这样的服务社,把生意再做得大一些。”王胜军喜滋滋地描绘着心中的创业蓝图。